第二九一二章 攻取河套(2 / 5)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6012 字 1个月前

的铜台拉进一些,取出悬挂的剪刀,将火线剪掉一些,使之更为亮堂。

“蒙将军切勿此言,扶苏不过些许浅见。”

“浅见!”

“扶苏所思,也是同身边人言谈所得。”

“希望有用。”

视线落于那标识清楚无比的舆图,这是一份帝国北方边界、匈奴部分之地的详细舆图。

长城横贯其中,大河腾跃纵横,一处处山川水脉坐落其中,一处处城池、村落集镇都有标注。

匈奴之地东西数千里都在其中,许多匈奴部族、绿洲之地也在舆图上,就是匈奴王庭都在。

可惜。

匈奴王庭有些特殊。

匈奴单于更是特殊。

匈奴莫大之力是相随匈奴单于而动,匈奴王庭地位虽显,不为真正核心,当然,若是拿下王庭龙城之地。

对匈奴也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相似的舆图,自己的营帐里也有一份,只是详略程度还有更迭的时间不如蒙将军这里。

“安平君身边的几个人,我观都不错。”

“那个夏侯婴,那个曹参,都很好。”

“再在军中锤炼数年,偏将、司马、主将之位都不远。”

“此间只有你我,安平君但说无妨。”

蒙恬轻捋颔下不算长的须发,视线也是落在舆图之上,公子所言的身边人。

自己知道。

也都认识。

也都了解。

那几个人,有两个还是很入自己的眼,如那个夏侯婴,行军打仗很是勇猛,半年来,都已经立下不少军功了。

那个曹参,虽不擅长行军打仗,但是……行军司马、行军长史绝对可以胜任。

安平君于其也多有夸赞。

自己也按照功劳,于他们以晋升,那是符合帝国军中晋升之法的,另外几个也不错。

大才大将不显,比起普通人强上许多。

“蒙将军,于他们多赞誉了。”

“匈奴战事,已经半年多了。”

“半年来,算下来,匈奴主动出兵的次数多一些,我军主动出击相对少一些。”

“自然,长城一线太长,我军若是主动,反倒可能被匈奴之兵利用,出现不小的麻烦。”

“于匈奴战事,记得扶苏刚来这里的时候,蒙将军就说了,欲要击败、彻底攻灭匈奴非短时间之事。”

“起码,一两年、三五年难以做到。”

“除非两军全力生死交战,分出胜负,那……很难出现。”

“扶苏浅见,既然一战功成难有,则可……分成数步!”

“就如帝国一个个五年规划,每一个五年,都有定下目标、期望,如此,在此期间,便可极力将其完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有些事情定下,就容易做成。”

“帝国通行诸郡的驰道修建就很顺利。”

“对匈奴作战,扶苏浅见……也落成一个个五年规划不至于,却可以分几步做到!”

“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直至走到将匈奴攻灭的终点。”

王陵、曹参、夏侯婴、周昌……他们跟着自己来此地数年了,自己一直是监军,基本上没啥变化。

他们都有不小的变化。

喜欢领兵作战的,都披上甲衣了。

喜欢参谋诸事、后勤诸务的留在身边了。

萧何和曹参挑选的这几个人,的确不错,自己观之也很好,乡野之地,也有大才。

也许。

如叔父所言,什么是大才?

没有天生的大才。

放在合适的地方,历练一段时间,不是大才,或许也能历练出来,无论如何,于他们的成长,自己是喜欢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