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姻亲之事(2 / 3)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3306 字 1个月前

报名?

报名费就要一万?

这可是08年,要是没记错,阳城这时候的市区房价也才4000一平左右,考试报名要这么多钱?

这几个家伙没说错吧?

又或者被人骗了?

方平刚想插话问问,同桌陈凡扶了扶眼镜,脸色坚毅道:“就算不考武科,考文科,也不一定一辈子无法出人头地!

社会上也有武道培训班,等我们毕业了,挣了钱,到时候也可以进修。

就算不如武科生,起码还有希望!”

这话一出,杨建的同桌也面色激动道:“不错,考个文科名校,毕业了出来,工资待遇也不会低!”

“我还是想试试……”杨建有些犹豫,他家境还算不错,加上身体健壮,不试试不甘心。

对于杨建想要尝试的话语,陈凡二人也没阻止,尽管希望渺茫,可机会就在眼前,总有人不甘心。

虽然大家都还年轻,可也明白,这时候劝阻杨建,真要让杨建错过了机会,那就结下大仇了。

三人说的火热,此刻的方平却是满脸懵。

什么情况?

咽了咽口水,方平看了三人一会,没看到有开玩笑逗趣的意思,这时候方平总算察觉有些不对劲了。

正想问话,结果再次被人抢了话语。

方平他们旁边的课桌,原本有两个男生窃窃私语,这时候大概是觉得人少了讨论不够味道。

等方平他们这边安静下来,旁边那桌的一个平头男生就面带激动,喜不自胜道:“杨建,陈凡,你们昨晚上网看新闻了吗?”

杨建二人摇了摇头,高考在即,现在家里管的都严,哪有时间上网。

见二人不知情,方平和另一位男生也是茫然,平头男生顿时笑道:“太可惜了!

的,如此,也能够尽快的掐断流言的扩散,流言不存,民心安稳,一切便可为秦国内政了。

而差不多,与此同时的秦廷咸阳兴乐宫殿内。

中枢诸臣同样听到那些甚为夸张之流言,虽然一时间有些慌乱,但很快便是镇定下来。

“陇西灾难,对赵攻势不变,一应粮草辎重、征伐民力之举不变,不得影响既定之策。”

秦王政身着冕服,从章台宫下朝,尚未换过常服,翻阅手中政令文书,有诸多应对之策,面上轻轻一笑,那等流言不过山东诸国的拖延之策。

然……在自己面前,没有任何作用。

或许蓝田大营的主力出动会晚上一些,但明岁立春左右,决然东出,兵压赵国。

“我王,如今陇西地动灾难,饥民已经流入关中,不过又蜀郡、关中两大粮仓之所,财货粮草充盈,纵然百万饥民入关中,也无太大侵扰。”

“然,此等乱象,也该一显大秦应对之策,否则不足以安朝局民心。”

相邦昌平君出列进言,数年来,关中郑国渠、蜀郡沃野千里之地尽皆大丰收,饥民入关中,并不为祸事,但若是秦国暗地里处理,或许会令山东诸国以为秦国怕事。

唯有大张旗鼓出策应对,彰显秦廷决心,才能够震慑那些流言异心小人。

“相邦有何策?”

秦王政颔首以对,视线落在熊启身上。

“臣昨日与长史、廷尉、大田令等人拟定三策,望大王裁决!”

“其一,昔者修筑郑国渠之时,秦法便是治灾不救灾,武真侯也曾提出以功换取食物之策,可以允许陇西、北地两郡饥民修筑长城,粮草由郡县府库支出。”

“若是不足,也可从关中调拨,如此,既可以令饥民留在原地,也能够稳固长城战线,旱情、地动之事解决完毕,则归于乡里。”

“流入关中的饥民,也可以入山林自救,也可入郡县修筑水利工事,以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