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一章 惊闻内奸(2 / 3)

天唐锦绣 公子許 3321 字 1个月前

间做好沟通,春暖开化之时,包括大马士革的军队在内,将会陡然出现在碎叶城下。”

房俊比较认可这个猜测,手指在碎叶城的方位向西移动了一下,落在可散城的位置:“若穆阿维叶当真打着如此主意,那他最后的集结地点,必然是这里。”

两人站起,俯身往舆图上看去。

可散城位于弓月城之西,药杀水之畔,地势平坦,水源充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在唐军控制范围之内,作为大军开战之前的集结之地最为合适。

薛仁贵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沉吟稍许,道:“与其枕戈待旦,不如主动出击,大帅以为如何?”

房俊想了想,询问裴行俭:“守约怎么看?”

裴行俭蹙着眉头,迟疑道:“碎叶城距离可散城有五日路程,其间地势开阔,虽然便于骑兵快速突袭却不利于隐蔽,未等抵达可散城便会被敌人侦知,若不能起到突袭之效果,进而陷入苦战,必然伤亡大增,况且可散城位于药杀水之阴,想要攻城就要先渡过药杀水,很是困难。”

言下之意,若能解决隐蔽行军、快速渡河这两个难题,他也支持主动出击之战略。

三人围在舆图周围,凝眉苦思。

数十万人卷入其中的一场大战,主动与被动之间差距甚大,碎叶城虽然在安西军控制之下,可城内城外遍布胡人,很难保证军队布防的消息不会外泄,敌人有的放矢,固守防线便难上加难,稍有差池便有可能防线崩溃。

若能趁着敌人集结之时发兵突袭,给予敌人重创的同时更能狠狠打击敌人士气,几乎可立于不败之地。

可隐蔽行军、快速渡河这两个难题,着实难以解决。

房俊目光在西域舆图之上转了一圈,忽然问道:“之前禄东赞试图配合大食人,发兵截断河西四郡,使得安西军断绝增援、孤军奋战……但即便当真河西四郡被断,为何禄东赞会坚定认为安西军守不住西域?”

以噶尔部落当下之处境,若无万全之把握,岂敢贸然背叛大唐?

裴行俭面色一变,思索片刻,道:“必然在西域境内,另有内应!”

大食军队再是浩浩荡荡几十万之众,可毕竟之前已经败在房俊手上一次,损兵折将、折戟沉沙,此番卷土重来,任谁也不敢说其有必胜之把握。

此等情况,以禄东赞之精明,怎会暗中配合大食人?

唯一的解释,便是西域各部胡族之中,有人成为大食人的内应,在大食军队正面猛攻之时忽然在唐军背后反水,如此,安西军才能腹背受敌、全军覆灭。

安西军覆灭,西域沦陷,大食军队与内应合兵一处突破玉门、阳关等处关隘,横扫河西,兵锋直指关中。

如此,噶尔部落才能从大唐的威压胁迫之中脱身……

薛仁贵目光灼灼:“会是谁呢?一定要将此人揪出来,末将亲自领兵前去,将其抄家灭族、一个不留!”

裴行俭道:“不如问一问禄东赞?他若不说便施以酷刑,无论如何都要将内应揪出!”

房俊沉吟着,脑筋飞快转动,逐一分析:“其实要揪出这个内应倒也不难,首先,此人必定与大唐有着血海深仇,固然一时投降内附,却心有不甘,时刻向着背叛大唐。其次,必然要有一定的势力,兵马不能低于数万之众,否则就算其临阵反水,也不能威胁我军之后阵……”

说到此处,答案昭然若揭。

裴行俭与薛仁贵面色骤变,齐声低呼:“阿史那贺鲁!”

房俊点点头:“目前来说,此人嫌疑最大。”

裴行俭面色难看:“若当真是阿史那贺鲁,事情就麻烦了。”

刚刚还叫嚣着要亲自统兵前去将内应抄家灭族的薛仁贵也闷声不语。

房俊问道:“阿史那贺鲁现在在哪儿?”

裴行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