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速的死亡,对于一直处于煎熬状态的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幸运。如果仅仅只是被中国军人远超于他们的火力吊打,死了也就死了,不用想那么多。可是,气浪卷起的漫天灰尘给他们提供了屏障,夸张的火力也只是漫射,浪射,对于谷口的日军来说,杀伤力最少减少了三分之二。为躲避谷口中喷出的可怕气浪,在中队长指挥下挖掘临时野战战壕的日军步兵们基本上都面无人色的躲到了谷口两侧他们刚挖出来的小沟沟里。那里,可能也有一些天然的石头做掩体,但对于近300人的数量来说,实在是,太少了。日军步兵们在枪弹来临的那一刻,都只能选择匍匐倒地,努力的将身子趴的低一点,再低一点。这是日军精锐老兵应该有的素质,这样,哪怕没有什么掩体,也能足以让他们躲过从头顶呼啸而过片刻不停的子弹洪流。没有谁能够精准到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就能射杀300米外趴在地上身躯不露地面20厘米高的人体,这对于视线不好只能凭借记忆朝他们所在方位扫射的四行团官兵们来说,想打中他们也完全靠运气。可是,四行团可不是只有机枪步枪冲锋枪啊!之所以说他们败家式火力倾泻,除了数分钟内最少射出了超过五万发子弹的金属洪流以外,埋伏于后方500米外山坳中的9门60迫也向谷口两侧也最少倾泻了200发炮弹。没有目标,所有炮手们得到的命令就是向谷口两翼炮击,无差别炮击。这一下,日军可就倒了霉了。匍匐在地可以躲子弹,但对于从天而落的炮弹,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看着身边不过五米处同样紧紧搂住大地母亲的同伴就这样被炸飞数米高,然后惨呼着落下再无任何声息,而且,这样的故事还不停地在上演,200发炮弹几乎覆盖了谷口附近上万平方米的区域。侥幸没有被炮弹炸到的日军那会儿其实已经忘记了什么悲伤,他们,主要是恐惧。谁也不知道下一刻,死亡会不会就轮到自己?那才是占据他们头脑的所有念头。这几乎就像是在刑场上在等待被枪决。等待着,亲眼目睹着同伴战友一个个无助的离去,或许,下一秒钟就轮到自己,被一颗迫击炮弹炸得四分五裂。这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煎熬,哪怕他是身经百战的战士。神经的坚韧,终究是抵挡不住对死亡的恐惧。煎熬了数分钟后,心态彻底崩了的敢于豁出命抬起头甚至很英雄的端着枪朝敌人阵地射出子弹以表达自己反抗命运的日军基本上都被漫天飞舞的子弹射杀。而不再趴伏着等待被从天而降的炮弹炸成肉块而是拼命奔跑或匍匐前进向自己记忆中最安全位置移动的日军最终能生存下来的也是寥寥无几。能活下来的日军要么是运气好到爆,要么是一开始占据的位置不错,不仅可以抵挡子弹,而且还有足够遮挡四处飞舞的弹片的掩体。但这样的,不过十之二三罢了。也就是说,当灰尘散尽,整个战场上,还能活着并拼命反击的日军,最多还有一百人不到,顶破天能凑两个步兵小队。当然了,哪怕情况如此艰难,哪怕刚裂了,但做为大日本帝国赫赫有名的钢军,日军步兵们也并不是没有试图反击,同样拥有七八挺轻机枪以及还有8具掷弹筒的他们也向四行团官兵们的阵地上倾泻了属于他们的不屈和愤怒。只是,火力太过薄弱了,而且,同样是漫无目的。也有运气不好的四行团官兵被榴弹的弹片击中或者是被流弹击中,当场牺牲3人,负伤18人。这损失对于四行团来说可不算小,但也能接受,毕竟他们可是在对射战中一波流带走了200多名日军。当然了,这些损失,可不是这帮被子弹洪流和猛烈的炮弹给揍得晕头转向的日军步兵能造成的。而是3辆94式小豆丁坦克车。94式坦克装甲很薄,最厚处钢板也不过10毫米,因为体型的关系也没法安装坦克炮,只有2挺7.7毫米重机枪,说它是坦克倒不如说一辆装甲车更合适,放在平原战场上就是个粑粑,但却是日军在晋省这个多山战场上不可多得的压箱底利器。轻量化的体型使得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