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双阀终成陌路,九霄佐命大臣(2 / 3)

生,雇奶妈,成长时有专人保姆照顾等各式各样的手段降低死亡率,但也只是降低而已。要知道,在清朝的时候,即使是条件最优、待遇最好的皇室,也不能保证皇子皇女们的活到成年,有一半数以上的皇子皇女们早夭了。从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顺治算起,到宣统退位,清朝一共有10个皇帝。同治、光绪无后裔,宣统三岁登基,六岁退位,虽然最终也没有子女,但姑且不计算在内。其余7位皇帝,一共生下了皇子皇女146人,在这146位里,居然有74人死于15岁之前。故而,帝之凌只能够从皇室之中另外找了一个不成器的,让其作为太后的继子,登基称帝作为傀儡。但也只能说是错有错招了,都还没用帝之凌动手段,这哥们就自己犯错了,居然想要奸淫自己的母后。虽然说这一位只是一个继子,是皇室血脉之中过继到太后这里的,虽然太后比他也大不了几岁,可是,至少在名义上,这是母子的关系。有的时候,有的人,果然是老天爷赏饭吃,瞌睡了就直接送枕头。都不用他自己篡位,这个皇位就几乎直接掉到他的手中了。帝之凌这一回,直接给自己的登基称帝找到了最有利的理由。大夏立朝,龙与帝就已经相互共存,当时的大夏太祖,曾经为帝氏留下一道遗诏,他日若大夏后辈若有不成器者,帝氏后人可取而代之。事实上,大夏太祖立下这么一道遗诏,是想要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一柄悬在头上的利刃,让他们居安思危,用来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的。再怎么说,大夏立朝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帝一要美人不要江山,而大夏太祖则是一个为了江山什么都可以舍弃的性格,这两个人不要说是相互扶持着建立大夏了,恐怕这兄弟俩早就已经自己掐起来了。如果真的发生这一幕,就算是大夏太祖,也没有多少把握可以胜过帝一。故而,既然帝阀这么强大的一个内部遗留问题,从立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留下来,而大夏太祖又没办法解决的掉,也就只能以此来督促后人了,希望后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把刀切切实实架在后人的脖子上的,他们才会绞尽脑汁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奈何,帝阀强盛至今。就算是为此,同样开国就存在的曹氏一脉被扶持起来了,后续帝王又先后扶持起了李氏与独孤氏,可是,依旧没能够撼动得了帝阀。而到了几百年后的今天,这道遗召更加是成为了帝之凌最锋利的一把刀。让他有了充足的大义之名,成功将皇位从龙氏手中过渡到了帝阀手中。由此,帝之凌于夏都安邑昭告天下,改元称帝,立国号为霄,改安邑为开平,并以开平为都,意为开万世之太平。阴阳家主要集中在夏魏两朝的范围进行活动,虽然在其他几大皇朝里面,他们没什么市场,可至少在这两个皇朝之内,他们多少还是有些影响力的。而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在大夏之中,就有一定的流程。夏为金德,金生水,故而,他的下一个皇朝应该为水德。霄字,既有水德之意,而且,又与帝之凌的凌字之意相互呼应,并且,这个国号又是他帝之凌翱翔于九霄之上的雄心的最真实的写照,故而,以霄为国号。而且,霄字,也是出于帝之凌对于创世大神的尊重。大霄。曾经的夏都安邑,如今的霄都开平。登基大典如期举行。清晨吉时,文武百官与各国使节齐聚皇都内的天坛。而开平之内,几十万百姓来到了这里,同时大霄各道也有观礼朝拜的队伍到来,一时间方圆十余里汇聚了百万观礼朝拜的百姓。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人山人海。百姓们自发汇聚到了这里,昭示着大霄皇朝的盛世初显。天上脸盆子大的太阳公公大喜过望,球型虎躯巨震,撒发出春季里最最热烈的光芒。天坛四周,十万霄军将士拱卫,天坛直通开平的大道两侧,五万霄军负责警戒。威武的将士个个盔甲鲜亮,手中刀枪如林泛着锋芒。雄纠纠气昂昂,向天下展示着大霄的武运昌隆。在一声声钟鼓声中,帝之凌出现了。帝之凌头戴帝王金冠,金冠前十二根玉旒垂下,挡住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