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镇北烈飞扬那小子,也是够头铁的。
北边拓跋长平的示好,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而南边王羽的示好,他也同样拒绝了非常干脆。
在镇北三关之一的拒北关已经失去的情况之下,山阴这块地盘大汉肯定是不想要的。接收了,未来这里就是战争的泥潭。
可是,接收镇北军,乃至于从山阴向山阳迁移一大部分人口,王羽还是相当乐意的。
奈何,烈飞扬压根就没有谈的想法。
然而,烈飞扬不想谈,不代表山阴没有一个人就不想和王羽谈了。
拓跋长平都能够拉到和他谈的人,更不要说是大汉了。
唯一不同的是,和下面那些人谈,能够吃到的肉,肯定是和烈飞扬谈能够吃到的肉没法比的。
但这种事情,在吃不到大肉的情况之下,那自然是不会嫌弃小肉了。
而烈飞扬这是丝毫都不给自己留后路!
北边那边不用说,打了这么多年仗了,烈飞扬对于家国情怀看的还是很重的。这个人,骨头确实硬!
至于和大汉,现在的烈飞扬,已经彻彻底底打王羽当成自己的仇人了。
毕竟,皇甫明奉与烈乾坤一事,确实不值得推敲。而在这一件事情之中,引发的镇北分裂,王羽确实实打实的拿到了好处。
大汉不仅趁机从镇北的手中,拿下了山阳,还一举夺下了中行山脉,彻底将镇北困在了一隅之地。
就算是没有实质的证据,烈飞扬已经认定这个结果了。从古至今,证据这种事情,都是给别人看的,而不是给自己看的。
唯一的意外,也就只有王羽在做事的时候,北边的拓跋长平也没有闲着。王羽在谋划山阳一道之地与中行山防线的时候,拓跋长平同样也在谋划着镇北三关之一的拒北关。
最终,两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除去中央禁卫军以及边军之外,野战军同样重要。
作为对外开拓的主力军团,又值此乱世,野战军注定在各方面的综合的重要性要排在首位。
而且,总体在数量上,也会超过边军以及中央禁卫军。
尤其是在这个乱世结束之前,随着大汉的不断发展,野战军的数量,是会一步步的走向扩张的。
飞羽军团暂时不变,依旧还是保持五万人马的编制,依旧还是一支纯骑兵的军团,四万轻骑再配合一万重骑。轻骑严格保证一骑双马的配置,而重骑更加是保证一骑三马的配置。
此军团仍以郭子仪为飞羽军主将,狄青、张辽为副将,驻于河南。
飞羽军下辖:石永凯、刘天孝、罗成、边军武、王彦章……
故而,属于国都所在的河南道,看似没有设立府军,但驻扎的兵马却是最多的,还没有算那些精锐营,光是这两个大军团,河南道的驻军就高达三十五万。
以岳飞代替韩信为虎贲军主将,常遇春、关羽(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