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最后的变革(4 / 5)

备前宰相 日月合明 5792 字 16天前

强压。

而两边都有矛盾和掣肘的结果就是调和越来越难,镇压叛乱半年都没有成果。

正统天皇一怒之下,下令改易池田氏、岛津家久两家。池田利隆迁封信浓伊那郡大部10万石。爵位由一等侯爵(世袭2代)降为二等伯爵(只可世袭1代)。

他的6个弟弟和叔叔池田长吉,分别被授予1~3万石的安堵,池田氏总知行在21万石左右,但是却被拆的七零八落。

岛津家久因为搞不定萨摩的亲戚们,被直接剥夺越中砺波半郡10万石。

至于萨摩岛津氏宗族及其他谋乱的豪族,交由足利氏家前去这平乱。所有牵扯到谋乱的豪族,举族流放北海道。

但是秀家感念岛津义弘过去的贡献,准许岛津家久施恩于这些岛津流犯。你岛津家只要不嫌累赘,你在你那38万石领内要多少人就领走多少人,省下来的你吃不下的再流放北海道。

这其实是一道毒丸,越中本来就是人口大国,岛津家的领地之行早就有分配了,在当下被处置减封的情况下还导入这么多人口,越中岛津家的财政很有可能被拖垮。然后就是重蹈池田家的覆辙。

但是岛津家久又不能不念及同宗的情谊,毕竟这些人多多少少和已经迁移越中的岛津分家带着关系,岛津家久需要照顾自己现有家臣的情绪。

最好的处理方式其实是收留一部分亲善的,无视一部分疏远的刺头。但是这样岛津家久必然会和那些未被收留的分家关系愈加恶劣,到时候说不定会闹出同姓不同宗的笑话出来,有碍的还是岛津家的名声。

宇喜多诠家是在萨摩被迁移后被秀家安置过来领有萨摩全领27万石的新大名,爵位为三等公爵。

至天命15年(1628年),正统天皇在秀家的辅弼下完全控制了日本本国3岛,向南控制了琉球,向北最远拓荒到了叶库岛南端。

在当下日本的记录中,小冰河期的叶库岛已经是世界的最北极了,因为当下这里神志连土豆都种不活,即便是再吃苦耐劳的人都懒得继续向北拓展。

足利氏家天命12年因为平定北海道有功,被升为二等公爵,领地被加封筑前大部45万石。

原本另有厩桥5万石的宇喜多义家迁封北海道松前全领7.2万石,本领为涵馆城,为二等公爵头衔。

涵馆周围的北斗平原还有很多沼泽地,只要继续开发松前最后肯定是超过15万石的领国。

原本另有阿波德岛8万石的丰臣春家以及另有赞岐高松8万石的丰臣诚家被过继到了无子的丰臣秀久名下,两人在天命17年(1630年)秀久去世之后继承岐阜藩领地。

岐阜藩被秀家拆成岐阜30万石和大垣23万石,分别由这两个儿子继承,本应都为一等公爵,但是其中丰臣春家因为平定北海道有功,继承了岐阜30万石晋爵三等郡王。

尾张藩在秀贞去世之后被秀利强行推恩分封,结果到手还扣了10万石下来。后来借着正统天皇登基,这部分知行被补了过去。

现在借着领地重构,秀贞的几个儿子也被重新安排,嫡长子丰臣家贞被秀家依旧授予冈崎全领33万石。其他几个儿子分别去继承茨城、赞岐、米泽、尾张知多郡等领地,依旧以丰臣苗字立世。

在秀利死后,正统皇帝登基,秀家改苗字回了宇喜多,秀久被重新归入秀吉名下传嗣,秀贞就成了秀长唯一的儿子。

本来在秀贞晚年,企图给自己的几个儿子改苗字为德川和松平都被秀家拒绝了。秀利登位之后,在德川秀忠的建议下,除了家贞之外其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同意了改苗字。

德川、松平之旗,又一次飘荡在东海道的天空上。

但是对于秀家来说,不论从什么角度去讨论,他最无法辜负的便是秀长对自己的恩情,所以他也必须要为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