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薪火相传:非遗传承与文化新生的双重考验(1)(1 / 2)

江汉朝宗 哺恩堂主 2504 字 3个月前

三姓寨的冬日,被一场初雪覆盖,天地间一片洁白。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这个古老的寨子披上了一层银装。

然而,与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姓寨的祠堂里却是暖意融融。

杨浩宇站在祠堂中央,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他的目光落在墙上那块崭新的“非遗传承基地”牌匾上,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有些忐忑不安。

三天后,这里将举办一场盛大的民俗文化节,这是三姓寨首次向外界展示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而杨浩宇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此时此刻,杨浩宇最担心的就是核心节目——《开山号子》的排练。这是三姓寨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排练进展并不顺利,甚至陷入了僵局。

“老张头,您再示范一遍那声长调呗?”杨浩宇满脸期待地蹲在老艺人身边,小心翼翼地捧着录音笔,录音笔的红灯在昏暗中一闪一闪,仿佛也在等待着老张头的回应。

老张头裹着一件略显破旧的棉袄,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都像是在诉说着他曾经的故事。尽管已经年过七旬,但他的眼睛依然明亮,透露出一种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听到杨浩宇的请求,老张头微微一笑,然后轻轻清了清嗓子,准备一展他的歌喉。

然而,当他试图发出那声长调时,他的声音却变得沙哑而无力,就像是被岁月磨损的琴弦,失去了原有的弹性。

老张头又试了几声,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艰难,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让他无法顺利地唱出那声长调。

突然,他干脆剧烈地咳嗽起来,身体也因为咳嗽而微微颤抖着。

杨浩宇和李精诚见状,连忙上前扶住老张头,李精诚赶紧递上一杯温水,希望能缓解一下老张头的不适。

老张头接过水杯,喝了几口,然后摇了摇头,叹息道:“不中用啦,这副嗓子,唱不出当年的气势喽。”

年轻的村民们围坐在火塘边,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局促和不安。

他们彼此之间交头接耳,似乎在讨论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其中,二十岁的阿强显得格外紧张,他一边挠着头,一边结结巴巴地说道:“浩宇哥,这号子调子又高又长,我们都已经学了半个月了,可总感觉还是少了那么一股劲儿。”

阿强的话音未落,突然间,窗外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摩托车轰鸣声。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原本就有些紧张的村民们更加慌乱起来,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裹着一件华丽的貂皮大衣,风风火火地推门而入。她的身后紧跟着一群扛着摄像机的人,显然是一个摄制组。

这个女子便是古春,她的出现让火塘边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

村民们纷纷起身,向古春表示欢迎。

“杨总,您怎么还在摆弄这些老掉牙的玩意儿啊?”古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她随手摘下墨镜,将其随意地丢在一旁的桌子上,然后用一种略带轻蔑的目光扫视着满墙的民俗道具。

这些道具在古春看来,不过是些陈旧、过时的东西,毫无价值可言。

然而,杨浩宇却似乎对它们情有独钟,这让古春感到有些费解。

“我给您带了个礼物,杨总。”古春突然话锋一转,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她向身后的助理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播放一段视频。

助理心领神会,迅速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屏幕上随即播放出一段视频。

画面中,某知名文旅景区的演员们身着色彩鲜艳、款式夸张的服饰,正在舞台上表演着一场改编版的开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