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组织部极力争取了一下。江州市空缺一名常务副市长,经过我的推荐和省委的考量,初步决定由韶阳同志赴任。”
尽管已有预感,但当这话从宋江口中明确说出时,室内空气还是瞬间一滞!李应兴睁开了眼睛,杨红力身体微微前倾,连高成飞端茶杯的动作都顿了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马韶阳身上,羡慕、祝贺、审视,种种情绪交织。马韶阳则把头埋得更低,但紧握的拳头显示他内心的澎湃。
杨红力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羡慕和恭维:“朝中有人好做官啊!书记在省委为我们说话,这分量就是不一样!韶阳同志这一步迈得扎实!他这一动,咱们市里很多同志的位置就都能活络起来了,积极性肯定能大大提高!”他的话既捧了宋江,也点出了此次调整的连锁效应,但并未涉及具体人选,显得圆滑而留有余地。
高成飞作为市长,深知在重大人事问题上与书记保持一致的极端重要性。他放下茶杯,声音平稳,表态干脆利落:“我完全赞成省委和市委的决定。韶阳同志交流到更重要岗位,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阳城的光荣。市政府坚决服从市委关于后续人事安排的整体考量。”这番表态,既支持了宋江,也明确了市委的主导权,分寸感极强。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回到了宋江身上。
马韶阳这枚关键棋子已经落定,接下来的布局,才是真正展现他政治智慧和驾驭能力的时候。
“韶阳同志一动,组织部长这个位置就空出来了。”宋江缓缓开口,目光扫过杨红力和李应兴,“红力同志是副书记,对应党群口,熟悉干部情况;应兴同志原则性强,纪检工作出身,对干部监督有独到见解。你们都谈谈看法,看看谁接任比较合适?”
他没有直接抛出自己的人选,而是先引导其他成员发言。
这既是一种民主的姿态,更是试探和收集信息的过程,能让他更好地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全局平衡的决策。
重生之退伍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