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国库日益空虚,捉襟见肘。正因如此,就连自己的万寿庆典,也不得不谨慎行事,不敢大肆操办,唯恐耗费过多银钱。然而,令人倍感无奈的是,偏偏此时各国纷纷遣使送来国书,明确表示将要派遣使节前来向自己恭贺寿辰。如此情形之下,想要节省开支也是万万不能了。
时茜说道:“圣上,贞瑾说句玩笑话。这户部好比西周的钱袋子,户部尚书就好比掌柜,若圣上你请的这个掌柜只知道看着钱袋子记录一下开支,却不知道怎么挣钱,那这个钱袋子迟早要空。
要我说,这户部的掌柜必须要会赚钱,给圣上、西周赚的盆满钵满,那才是好掌柜。
这么说起来,让一个有文才且品行端正的商人任户部尚书反而最合适。”
皇帝听了时茜这番话后,眼睛一亮。他微微坐直身子,仔细思考着这个新奇的提议。半晌,皇帝看向时茜问道:“这户部尚书可是正一品,而商人向来地位低微,又不能参加科举。因此,如今朝中并没有商人出身的官员。这皇商倒是有,不过朕看着都不成气候,不过是吃老本,那些皇商很多都大不如前了。让皇商来做户部尚书,朝中大臣们怕是难以接受。”
时茜恭敬地回道:“圣上,也趁着武解元这件事,取消商人不能参与科举入仕为官的旧制。
这样下次科举不就有商人出身的官员了。至于大臣们不赞同得事,也好解决。
若是这位商人能解决目前的困境,充盈国库,贞瑾以为众臣工也会看到其价值。况且可以先给他一段试用期,若不行再撤换便是。”皇帝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后来,皇帝下旨取消商人不能参与科举的旧制。消息一出,商界震动。一位名叫苏越的商人通过科举脱颖而出。苏越不仅有着非凡的商业头脑,还饱读诗书,为人正直。
苏越上任户部尚书后,立刻着手改革户部旧制。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开展多项贸易活动,开源节流。不久之后,国库逐渐充实起来。而朝中大臣们看到成果后,也慢慢改变了对商人担任官职的看法,时茜的这一提议竟真的改变了西周的财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