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白痕。
"见鬼!"无线电里突然炸开二号机的惊呼:"这不可能!"
詹姆斯猛地看向周围,瞳孔骤然收缩,座舱外依然是翻滚的黑色云墙,暴雨与冰雹像子弹般击打着座舱盖,高度计鲜红的数字已经飙升至50000英尺以上,并且还在增加,但这里可是本该非常平静的平流层。
他就像是氧气不足的潜水员迫切的想要浮出海面,然而没想到突破海面之后却是更为深邃的海水。
"我的飞行高度计疑似故障,请汇报你们战机高度。"他的声音因震惊而变形。
二号机的声音突然有些喧杂:“幽灵二号,飞行高度计疑似遭遇相同故障,显示数字似乎远大于实际高度,我正在向上爬升。”
“幽灵三号,飞行高度失准,其显示在50000英尺以上,但我的周围却并不平静,这里全是该死的云雨。”
“幽灵四号,飞行高度同样计疑似遭遇相同故障……”
詹姆斯一愣,用于测量高度的高度计现在已经相当完善了,里面使用了复数的方法来保证高度计的准确性,而四架战机的高度计同时故障的概率比被陨石砸中还低,如果大家的高度计都出了故障,很有可能出故障的……并不是飞行高度计。
他冷静下来,反而扫了一眼飞机的环境温度,这是确实是平流层的温度,但是因为环境影响,可能并不保真。
不过他毕竟是飞行老手,有太多小技巧来知道当前飞机的高度,于是他看了眼空速和马赫数示数,开始迅速心算。
指示空速是经过修正的空速,它与动压q有关,公式为q1/2*ρ*V*2E,其中ρ是大气密度,VE??是等效空速。在标准大气下,根据动压与高度的关系,随着高度增加,大气密度减小,相同动压对应的空速会增大。
心算的结果显示,高度仪给予的数值相当准确,即便是有所偏差也很有可能是他的计算时省略带来的误差。
詹姆斯感觉脊椎窜上一股寒意,他已经确认自己一行绝对在平流层了,按道理来说,这里应该是云层的顶端,但窗外肆虐的台风和雷暴,却像是地狱之门在他们面前洞开。
台风是典型的对流层天气系统,其能量来源、动力机制和空间尺度均与平流层的环境条件不兼容,平流层的稳定热力结构、水平主导的气流模式,以及缺乏水汽和海洋热源,共同决定了台风无法在该层发展或产生影响。
其机制是这样的,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其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对流层内,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大气运动从垂直对流为主转变为水平流动为主,两者的物理性质差异显著。
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形成逆温层,抑制垂直对流,而台风依赖强烈的上升气流和湿热空气的对流运动,这种动力条件在平流层则完全缺失。
如果台风气旋是一个大号的陀螺,那么对流层的对流运动就像是鞭子,而平流层就是盖板,不仅无法为其提供动力,甚至还会加速台风的崩溃。
从能量来源来看,台风的形成需要海洋表面温度≥26.5℃提供热能,以及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驱动气旋发展,这些能量仅存在于对流层底部,而平流层既无海洋热源,也缺乏水汽条件。
平流层的大气稀薄且干燥,无法通过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其能量主要来自臭氧吸收的太阳紫外线辐射,与台风所需的湿热能量循环机制无关。
它就像是一个大号的蒸汽机,将热能转化为了台风的动能。
如果前者是从能量来源来描述台风为何不能存在于高天之上的平流层,那么还有一个理由是可以从动力机制何为不可能。
台风的核心动力是强烈的垂直上升气流和低压中心,而平流层以稳定的水平环流为主,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