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商量政策(3 / 4)

大声说道:“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正道?为了私利,竟如此舞弊!如今我推行新学,就是要打破这腐朽的旧制!”

那些老秀才们被说得哑口无言,有的低下了头,有的则悄悄往后退。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稍年轻些的秀才,他深施一礼道:“大人,我们之前确实被旧观念蒙蔽了双眼,如今看到这些,方知大人用心良苦。我等愿意支持新学。” 其他秀才听了,也纷纷点头称是。

叶明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好!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安阳的新学定能兴盛。”随后,他又开始忙碌起来,继续为蒙学馆的开办做着准备,而那些老秀才们,也加入到了帮忙的队伍中,龙王庙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人,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武明堂一边忙碌着,一边跟叶明说道。

“我想从安溪开始。明日此时,我打算让安溪工业区的工匠子女们将会在这里为大家演示一种全新的算法。”

叶明笑着说道。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三十个匠童便早早地列队走进了庙宇。他们身上沾满了煤灰,显得有些脏兮兮的,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当这些匠童们进入庙宇时,原本正悠闲地喝着茶的老儒生们突然惊讶得差点把手中的茶盏都给掉落下来。因为他们看到这些孩子们手中捧着的并不是传统的《千字文》,而是用铁皮包裹着的“活字板”。

更让老儒生们震惊的是,这些活字板上凸起的字并不是他们所熟悉的经典文字,而是叶明自己创造的《算术歌诀》。

“一加一等于二,二乘三得六……”领头的女童声音清脆悦耳,她一边背诵着歌诀,一边熟练地拨动着手中的算珠,算珠发出噼啪作响的声音,仿佛在为她的背诵伴奏。

随着女童的背诵,其他的匠童们也纷纷跟着念起了歌诀,一时间,庙宇里充满了稚嫩而又整齐的诵读声。

当女童把圆周率背到第二十位时,老秀才们中的一些人终于忍不住昏厥了过去。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毕生钻研的《周髀算经》,竟然会被一个黄毛丫头当作儿歌来唱。

就在这时,叶明看准时机,迅速展开了手中的《安阳新学令》,高声宣布道:“即日起,全府将设立三十六所蒙学堂,专门教授算术、格物、农桑这三门学科。”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凡是送子女入学的家庭,都可以免除当年三成的市税。”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炸开了锅。有惊喜交加者,认为这是子女改变命运的契机;也有犹疑不定者,担心新学无用。

这时,一位商贾模样的人站了出来,抱拳问道:“大人,这新学所学之术,真能助我等营生?”

叶明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台简易的水力纺织机。“此乃新学中格物之术所创,若学会相关知识,可改良器械,提高生产,获利自然更多。”

众人围拢过来,看着图纸议论纷纷。那些原本心存疑虑的人,眼中也渐渐有了光亮。老儒生们虽还有些不适应,但看到匠童们展现出的能力,也不再坚决反对。

得到消息的世家大族们虽然心中愤愤不平,但还未来得及有所动作,城南的铁匠铺就已经敲响了第一面铜锣。

这铜锣声清脆而响亮,在寂静的清晨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随着铜锣声的响起,二十个身强力壮的匠人抬着一口崭新的大鼎,气势汹汹地闯进了府衙。

这口鼎被称为“助学鼎”,鼎身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捐资助学的商号名录。这是叶明精心设计的“功德碑”,凡是捐款超过一百两银子的商家,都可以在鼎身上刻上自家的家徽。

此时,李家的家主正在书房里临摹《圣贤帖》。他手中的狼毫笔在宣纸上轻轻游走,正写到“有教无类”这四个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