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钦佩不已,我们此来便是希望向您取取经,看看如何将这成功的经验带回我们那里。”邻府的一位官员拱手说道,眼中满是敬佩与期待。
叶明微笑着回应:“各位同行,大家都是为了百姓的福祉而努力,理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随后叶明亲自带领邻府官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庄稼地情况。他详细介绍道:“我们推广了新的耕种和施肥方法,注重土壤改良和病虫害防治,这才有了今日的丰收景象。”
邻府官员们听得认真,不时点头,有的还拿出笔来记录要点。他们看着那正在翻地的百姓,心中满是赞叹。
“叶知府,这新方法确实高明,回去后我们也要尝试推行。”一位邻府官员感慨道。
回到府衙,叶明又组织了一场座谈会,详细分享了安阳府在农业改革方面的具体措施和经验。
“我们不仅在技术上进行革新,还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减轻百姓负担,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叶明说道。
邻府官员们纷纷提问,叶明一一耐心解答。从种子的选择、播种的时机,到日常的田间管理,再到如何调动百姓的积极性,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原来如此,我们之前在推广新技术时,百姓们接受度不高,原来是宣传工作做得还不够。”一位邻府官员恍然大悟。
在交流过程中,叶明还与邻府官员们探讨了各自在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彼此分享应对之策。
“叶知府,我们在处理世家大族与普通百姓利益平衡时,常常感到棘手,不知您有何高见?”一位邻府官员问道。
叶明沉思片刻,说道:“关键是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让所有阶层的人都能清晰看到政策的益处与公平性,同时积极沟通,寻求共识。”
邻府官员们听了,若有所思,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交流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叶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他吩咐武明堂将今年的赋税整理好,准备上交给朝廷。
“武大人,今年的赋税已经整理妥当,你亲自押运,确保安全无误地交给朝廷。”叶明对武明堂说道。
武明堂点了点头,严肃地回应道:“大人放心,我定会亲自监督,确保赋税安全上交。”
叶明还决定从安阳府的粮食储备中拨出一批,支援边关。
“武大人,另外,你还要安排人手,准备好一批粮食,尽快送往边关。边关将士们为了国家的安宁日夜奋战,我们理应为他们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叶明继续说道。
武明堂拱手道:“好的大人,我明白。”
叶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辛苦武大人了,一定要确保粮食及时、安全地送达。”
武明堂退出书房,开始忙碌地安排赋税上交和粮食运输的具体事宜。他仔细核对账目,检查粮食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几日后,武明堂亲自押运着赋税的车队,顺利抵达京城。他将赋税如数上交给朝廷的相关部门,并详细汇报了安阳府今年的税收情况。
朝廷的官员们对安阳府的高效治理和丰收成果大加赞赏,表示将对安阳府的经验进行研究和推广。
“叶明不愧是治理有方的知府,不仅让地方繁荣昌盛,还能按时足额上交赋税,实乃难得的清官良吏。”一位朝廷官员感慨道。
武明堂一路风尘仆仆,终于从京城赶回了安阳府。他甚至来不及稍作歇息,便马不停蹄地直奔叶明的府邸。
当他见到叶明时,连忙躬身施礼,脸上虽然难掩疲惫之色,但却透露出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大人,此次进京送赋税,一切都非常顺利。”
叶明见状,微微颔首示意,同时用关切的目光打量着武明堂,问道:“快给我讲讲,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