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正月十五申时,太阳刚刚偏西,安阳城的城门处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人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凡。高丽商队的海螺灯散发着幽幽的蓝光,宛如深海中的明珠;岭南猴戏班的灯笼则被巧妙地扎成了寿桃的模样,十分可爱。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西域胡商们带来的骆驼背上挂着的琉璃灯。这些琉璃灯色彩斑斓,折射出的彩光在地上铺出了一道绚丽的七彩虹桥,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叶明站在城门楼上,俯瞰着下方的景象。整条主街就像一条流动的星河,灯火辉煌,美不胜收。
正当他沉醉于这美景之中时,忽然感觉腰间的玉佩被人轻轻拽了一下。他低头一看,原来是小丫头正举着一支糖画,兴奋地直蹦跶。
“三叔!那个老伯能吹出整个安阳城呢!”小丫头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摊位,满脸期待地说道。
众人定睛观瞧,只见那白发老翁手持麦芽糖,手法娴熟地将其拉出了城墙的轮廓,那城墙蜿蜒曲折,宛如真实一般。
接着,他用竹签轻轻一点,一座钟楼便赫然出现在眼前,钟楼的细节之处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再一挑,侯府的飞檐翘角也显现出来,那飞檐如鸟翼般翘起,仿佛随时都能展翅高飞。
最后,老翁吹出一个小糖人,那小糖人手持书卷,笔直地站立着,活脱脱就是叶明的模样,甚至连腰间玉佩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令人惊叹不已。
暮色渐渐四合,整个城市被一层薄薄的暮色所笼罩。
就在这时,三千盏灯笼同时被点亮,瞬间将黑夜照亮。这些灯笼有的挂在梧桐树上,有的被人们提在手中,有的则被放置在街边的摊位上,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梧桐树上缠着的枝形灯,如同藤蔓一般生长着,它们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璀璨的光网。
而孩童们手中的鱼灯则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仿佛鱼儿在水中游动一般,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灵动和活泼。
十字街口处,“四象灯阵”在启动的刹那间展现出惊人的效果。
只见青龙口中喷出一团水雾,在月光的映照下,水雾形成了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天空之中,美不胜收。
白虎爪下的风车呼呼地转动着,竟然转出了《将军令》的曲调,那激昂的旋律在空中回荡,令人心潮澎湃。
朱雀口中更是吐出了三尺长的火焰,熊熊燃烧的火焰将周围的人群映照得脸庞明灭,仿佛置身于火海之中。
“侯爷快看!”突然,郑师爷指着天空喊道。
众人纷纷抬头望去,只见数百盏孔明灯冉冉升起,它们如同夜空中的繁星一般,缓缓地飘向远方。
其中最大的那盏孔明灯上,竟然绘制着安阳的全景图——水泥街道如银线交织,纺织厂的玻璃窗反射着星光,连侯府花园里的梅树都依稀可辨,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灯下坠着的纸条上写着:";愿安阳永如今夜";。
在子时的钟声中,主灯架发出了清脆的“咔嗒”声,仿佛是某种古老的机关被触发。随着这声轻响,灯架开始缓缓地转动,每一个细节都在精确地运行着。
三百六十个彩绘人物在灯架的内部机关带动下,开始生动地活动起来。他们或耕田、或播种、或除草、或收割,将从春耕到秋收的完整农事场景一一展现出来。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生动描绘。
当灯顶突然喷出金粉时,整个场面瞬间变得如梦似幻。那些金粉如细雪般飘落,带着淡淡的松香,轻轻地洒落在人们的眉梢眼角。人们仰着头,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象中,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声惊呼。原来是一个穿着红袄的小姑娘,她突然指着灯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