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防伪标识(1 / 2)

塞外的风卷着砂砾拍打窗棂。叶明在边市客栈中展开那匹“遇风则裂”的麻布,指尖抚过经纬间细微的裂纹。

其其格将油灯挪近,光线穿透布帛时,隐约显出云朵状暗纹。

“是碱蚀。”叶明蘸水擦拭,布面竟化开淡黄渍痕,“胡商以碱水处理过,专为毁布败誉。”

更深露重时,窗外忽有异响。其其格如猫般潜出,擒回个胡商打扮的细作,怀中跌出包药粉——遇水即沸,正是强碱!

“谁指使你坏安阳布誉?”叶明冷声问。

细作咬毒未遂,癫狂大笑:“草原雄鹰终将踏破边关,何惜此等微末伎俩!”

押送官府途中,细作竟暴毙而亡。验尸发现其衣领浸透马奶酒味,喉部肿胀发黑。

“是北狄王庭特有的狼毒啊!”老仵作声音颤抖着说道,“这种毒极为罕见,只有北狄王庭才有,而且使用狼毒的人,必定是死士无疑。”

叶明闻言,脸色变得极为凝重。他立刻下令彻查边市,果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情况:近一个月来,有数十批“劣布”被退回。

这些布分别由不同的商号经手,但令人惊讶的是,所有退货凭证的笔迹竟然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这绝对不是巧合,”叶明暗自思忖,“一定是有人在有组织、有计划地破坏安阳纺织。”他当机立断,决定连夜修订《织造规》,以应对这一危机。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叶明在《织造规》中增加了一条重要的暗记条款:所有出关的布匹,在纬线中必须织入三根赤色荨麻丝作为标记。

这样一来,只要有人试图仿冒安阳布,就很难不被发现。

然而,新规刚刚施行不到十天,朔方关的守将就紧急上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们查获了三百匹假冒的安阳布,而且这些布上根本没有暗记!

更可怕的是,这些假布竟然还浸过磷粉,一到夜间就会发出幽幽的光芒,这无疑会让夜间巡逻的士兵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之下,成为活靶子。

“好狠的计策啊!”顾慎听闻此事,愤怒地拍案而起,“若边军披上这种布去夜巡,岂不是等于自寻死路?”

叶明却凝视那幽光:“磷粉提炼不易,非寻常工坊可为。”他想起黑石山磷矿的伴生矿胶——近日突然锐减,恐怕正是被挪作此用!

矿胶乃印染关键,库存仅够支撑半月。染坊纷纷停工,布匹积压如山。工匠尝试以陶土代矿胶,色彩却晦暗如泥。

“需寻新染源。”叶明召老农问询,得知西山生有紫草,根可染绛。但紫草稀贵,亩产不足染十匹布。

其其格献上野莓:“此物渍衣难褪。”试染果得嫣红,然色不均。叶明设铜釜恒温染制,又添明矾为媒染剂,色终稳定。

然野莓季短,难堪大用。叶明翻阅《本草纲目》,忽注目于“茜草”条:根含茜素,染红佳品。遂令广种茜草,更发现施用磷肥后,茜草根粗如指,色素倍增。

红色虽解,青黄又断档。传统靛蓝发酵需百日,叶明等不及。某日见工匠以铜刀切柿,刀口染青黑。他悟出“柿漆染”:未熟柿榨汁发酵,得天然鞣酸,染麻呈深褐,防水防腐。

“此色正可染戎装!”边军试用后大喜:柿漆布淋雨不濡,利匿行踪。然产量有限,叶明便教农户间作柿树与茜草,一地双收。

青红虽具,帝王最爱的明黄却无解。传统用栀子,但色不耐晒。叶明尝试用矿渣中的硫铁混合茜素,竟得金橙色!再以碱水漂洗,转作明黄,艳而不俗。

御用监太监验货时,以沸汤浇淋,色丝毫不褪,当即叩首:“此乃天赐祥瑞!”

色彩危机暂解,叶明却忧心更深:所有染料皆赖农作物,若遇天灾仍将断供。他想起前世化学知识,决心开发矿物染料。

黑石山的赤铁矿研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