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巨棺露出土面的那一刻,所有工匠扑通跪倒。
棺盖上刻着的北斗七星纹路幽幽反光,像是用雷石粉嵌的。
“都起来!”叶明声音发颤,“这是前朝遗物,不是皇陵正冢。”话虽这么说,他自个儿后颈也凉飕飕的——谁家棺材刻星象图啊?
其其格举着雷石灯凑近,忽然“咦”了一声:“大人,这星图会转!”
只见北斗七星的勺柄随着光线角度微微偏移,分明是活动的机关。
叶明试着推了推棺盖,纹丝不动。有个老石匠嘀咕:“俺爷爷说过,前朝有种星枢锁,得对着时辰转星斗才能开。”
这下可难住大伙了。眼下是申时,该对应什么星位?叶明突然想起矿洞里那幅星图,赶紧掏出临摹本。
对照着北斗方位,他小心翼翼用竹签拨动棺盖星纹。
当第七颗星归位的瞬间,棺内传出机括转动的咔嗒声。众人屏息退后,棺盖却只升起一指宽就卡住了——底下似乎还连着链条。
“得找着力点。”叶明让人拴上绳索,套着耕马拉。三匹马喘着粗气蹬蹄子,棺盖嘎吱嘎吱开了半尺,露出里头黑黝黝的空间。
其其格自告奋勇要钻进去,被叶明拽住:“且慢!”他扔进只活兔,等了一炷香捞出来,兔子活蹦乱跳,看来没毒气。
叶明亲自举灯探身,只见棺内压根没有尸骸,全是青铜齿轮组!正中悬着个西瓜大的水晶球,里头封着块耀眼的雷石,亮度抵得上百盏灯。
“好家伙,这是拿棺材当保险箱啊!”工匠们啧啧称奇。叶明却盯着齿轮发呆——这些机括严丝合缝,锈迹很少,显然有防腐工艺。
他试着转动某个齿轮,整个系统咔咔联动,棺壁突然弹出个抽屉!里头堆着羊皮卷,写着《天工星枢录》。原来前朝早就发现雷石矿,还研究出“星力引雷”的法子。
最让叶明心跳加速的是最后几页:记载着如何用雷石制造“不灭明灯”。但需要一种特殊水晶做罩子,否则光会伤人。
“我知道哪找这种水晶!”其其格指着洞顶,“困住咱们的那个洞窟,顶上全是发光的石头!”
取回水晶后,叶明按古法打磨。这活儿忒精细,磨坏十几块才成功——做成半球形罩子扣在雷石上,光线果然柔和不少。
首盏“长明灯”挂在府衙门口,亮如白昼还不烫手。
百姓们半夜都跑来瞧稀奇,卖夜宵的支起摊子,愣是把宵禁变成了夜市。
但问题很快出现:雷石会越烧越小,三个月就得换新的。叶明翻烂了《星枢录》,终于找到“蓄光法”——让雷石白天晒日光,夜里就能发光。
他改造灯罩,加上铜箔反光板,效率提高不少。
可安阳阴天多,蓄光不足。叶明又琢磨出“双石灯”:一块照明时,另一块晒窗边备用。
北狄商人见状,愿出千金买灯。叶明只卖灯不卖技术,还使了个坏——给的雷石矿是快耗尽的,用个把月就熄火。胡人以为是天神惩罚,都不敢再惦记。
长明灯虽好,却照不远。叶明想起前世的路灯,设计出“聚焦灯罩”:铜皮敲成抛物面,雷石放在焦点,光线能射出去老远。
守城兵士乐坏了:“这下夜里也能瞅见敌情!”就是苦了夜飞的鸟儿——经常哐哐撞灯罩。
叶明又改进成“柔光路灯”,灯罩刻着散射纹。虽然照不远,但照亮街道够用了。
更妙的是,不同纹路能投出不同图案:衙门门口是云纹,医馆门口是药葫芦纹,百姓认路方便多了。
灯的问题刚解决,新麻烦来了:雷石光照久了伤眼睛。
有个书生连夜苦读,差点瞅瞎眼。叶明赶紧加装毛玻璃片,又规定子时必须熄灯。
他还发明“雷石烛台”——小块雷石嵌在烛台上,读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