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秦国政治新格局(2 / 3)

亚历山大四世 季敏杰 3319 字 1个月前

失国丢命也不是每一可能,燕王哙就是前车之鉴。要想建功立业做霸主,必须把自己锻炼成铜皮铁骨。否则,这天下第一强国的国王位置也未必做的安稳。他也想明白了,与其此时懵懂地坐在王座上胡乱发号施令,还不如潜心学习,把国事交给母亲和舅父。

芈王妃却是大大地忙了起来。惠文太后安葬之后,樗里疾等一班老臣上书,请尊芈王妃为惠太后,名号自然也从的是秦惠王了。甘茂闻讯,别出心裁地上书,请为太后另立名号,以示大秦新政之发端。此举得魏冉、芈戎、嬴显、白山和白起等一班新锐呼应,又经秦王嬴稷首肯,便进芈王妃为太后,定名号为“宣”。宣者,大玉也,布新也,合起来是“大玉布新”之意。于是,芈王妃成了宣太后,这位历史上秉政秦国多年、一位孝庄式的人物就此诞生了。

名号既定,宫中内患已了,宣太后放开了手脚。她先秘密探访了右丞相樗里疾,安定了一班元老重臣的心,再探访了咸阳令白山,稳住了这位原军中柱石。过了两日,宣太后一辆辎车直奔蓝田大营,在已经回到军营的前军主将白起的大帐里盘桓到天亮。

继续阅读

回到咸阳,宣太后召来魏冉、芈戎与嬴显三人议事。魏冉一看全是芈氏族人,不禁皱眉道:“当此非常之期,阿姊召我等家人在宫中聚商,不怕引来非议么?”

宣太后冷冷道:“但为国事,何惧非议?此处没有姐姐,只有太后,你明白吗?”

芈戎怕魏冉发犟劲,立马打圆场道:“太后有事便说,我等听命便是。”

宣太后说道:“我先说得明白,芈氏入秦二十余年,今日始有小成。能否成得气候,便在我等事秦之心。”

芈戎点头道:“我等芈氏,与楚国王室芈氏相去甚远,在楚国原本就没有什么根基,自然是以秦为家国,太后何虑之有?”

“话虽如此,却也未必。”宣太后板着脸道,“只怕手中有了些许权力,有人便要胡乱张扬了。”说完眼睛斜瞥着魏冉。

魏冉眼皮一抽,无奈道:“太后所虑者,魏冉而已。我今日立誓,但有不轨,必受千刀万剐之痛,死无葬生之地!”

“单单立誓不行,我要与尔等三人约法三章。”宣太后郑重地站了起来,完全没有了平时满面春风的样子,眼神凌厉地说道:“其一,不得与楚国宗室有任何来往;其二,不得结党营私;其三,处事必公正,不得徇情枉法。你三人可能做到?”

“太后所言甚是,魏冉必然遵从。”刚硬霸道的魏冉居然率先回答。

“芈戎也遵从。”

“儿臣必听从母亲教诲,辅佐弟弟争霸天下!”嬴显也旗帜鲜明地表了态。

“甚好!从此我芈氏一族将成为大秦最尊贵的一族,只要各位安分守己,谁也无法撼动你们的地位。”

三日之后,咸阳举行了新君即位后的第一次盛大朝会,宣太后并坐在王座边上的另一个位子上。这次朝会的主旨只有一个,就是论功行赏,建立新的秩序。宦官当殿颁布了诏书:擢升魏冉为左丞相,恢复樗里疾右丞相之职,二人总领国政;封芈戎为华阳君,兼领蓝田将军;嬴显为武成君,兼领咸阳令;白山为栎阳君,兼领栎阳令;公子悝为高陵君;嬴芾为泾阳君;白起为左更,兼领前将军。王书宣读完毕,举殿欢呼,一片生气。

颁布王书之后,宣太后说话了,虽然是满脸带笑,话却扎实得掷地有声:“我有两句话说。历来新君即位,都要大赦罪犯,都要满朝加爵。然我大秦从商君变法起,便废除了这两个旧规矩。这规矩废得好,国法如山,虽君王而不能移。耕战晋爵,虽王族而无滥封。功劳爵位是要自己挣的,不是凭改朝换代混的。方才擢升之臣,职是实职,爵,却都是虚爵,没有封地。因由何在?是他们功劳还不够。‘无功之爵,加身犹耻!’这话是白起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