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罗拉维特兰人(二)(2 / 3)

亚历山大四世 季敏杰 3141 字 1个月前

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50摄氏度,随随便便就能把南方人冻死。罗拉维特兰人的传统生活是如此的艰难,以至于他们从不把死亡视为悲剧。罗拉维特兰人流传着一种“自愿死亡”的行为,楚科奇没有老人,因为那里的人一旦到了一定的岁数无法劳作,为了不拖累年轻族人,就会选择自杀。大自然既会淘汰弱者,又会锤炼强者。能在这种地方活下去的,注定个个都是体能全项爆表的人族精英。这就是为什么在几百年后,面对哥萨克大军压境,罗拉维特兰人悍不畏死、顽强抵抗的原因。

自俄国扩张以来,哥萨克人一直是东扩的急先锋。西伯利亚汗国和喀山汗国灭亡后,哥萨克人就打开了通往远东的道路。他们以沙皇的名义沿途收取保护费,每到一个地方,就宣布此地归沙皇所有,当地人要把诸如毛皮、鱼类、海豹脂肪和海象牙这种特产献给哥萨克人。看到哥萨克的弯刀快马,一般的民族早就怂了,但罗拉维特兰人却完全不一样。

继续阅读

据说,当哥萨克人抵达尤卡吉尔人和科里亚克人的居住地时,当地人劝告他们别再往西走了,容易摊上事。当地土着还向哥萨克人讲述了他们祖先与罗拉维特兰人战斗的故事。罗拉维特兰人极具侵略性,经常劫掠因纽特人在俄罗斯的亲戚尤皮克人,经过多年的战争,把尤皮克人彻底赶到北极圈。

然而,哥萨克酋长伊拉斯托夫却对这些故事嗤之以鼻。第二天,哥萨克人就启程去楚科奇半岛宣示主权,索要保护费。就这样,一场新旧文明的血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事后,伊拉斯托夫酋长写信给沙皇米哈伊尔,讲述了这场“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战斗故事。罗拉维特兰人完全不害怕枪支,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如此勇敢无畏的敌人。在战斗中,埃文人和尤卡吉尔人刚听到开枪雷鸣般的轰动就迅速鸟兽散了,而罗拉维特兰人却非常坚定,迎头挑战,用弓箭还击,他们的固执使哥萨克人大吃一惊。毕竟,罗拉维特兰人在部落的一生都是为生存而奋斗的,他们早已看淡生死。

然而,俄罗斯人并不打算撤军。殖民远东的进程正在进行中,他们深及膝,不愿意从原住民的土地上让步。其实,哥萨克确实也计划过要跟罗拉维特兰人和平谈判,只是没有成功过。这倒不是因为哥萨克人不熟悉外交,而是罗拉维特兰人不愿意接受哪怕是最轻微的妥协。

罗拉维特兰人的治理体系相当原始,他们没有中央政府,每个部族都由一个“塔永”统治,但即使是“塔永”也不能决定部落成员的命运。“塔永”与其说是统治,不如说是充当顾问。面对侵略者,罗拉维特兰人普遍主战,当塔永与大多数部落成员意见相反的时候,他就会被杀掉,被动传位给其他人。

哥萨克人说什么也改变不了这一点,战争是唯一的解决办法。1729年,哥萨克酋长阿法纳西·谢斯塔科夫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目标是占领楚科特卡、堪察加半岛和鄂霍次克海海岸线。俄军上尉德米特里·帕夫卢茨基被派去帮忙。

沙皇打算让哥萨克雇佣军与俄国正规军强强联手,以决定性的进攻粉碎罗拉维特兰人。然而,战斗还没打响,两位指挥官就因为战术打法闹起了别扭,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最后两军只能各打各的。谢斯塔科夫的袭击在一年后失败了,本人也死于罗拉维特兰人的伏击,帕夫卢茨基几个月后才知道这件事。俄军这边进展顺利一点,上尉收编了一些科里亚克人,并成功地击败了几支楚科奇部队,还找到了他们的营地,将其付之一炬。

战后,帕夫卢茨基给罗拉维特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的绰号——雅库宁,成为了“大敌”的代名词。然而,帕夫卢茨基从未完成过征服楚科奇的任务。后来他被提升为少校,被调到雅库茨克。

在那之后有一段时间,殖民者和罗拉维特兰人之间的冲突短暂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