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 布置重点工作任务(1 / 2)

小王立即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同时补充道:“李队,我还有个想法。既然死者从事体力劳动,很可能会在工作地点附近居住,比如工地周边的临时宿舍、城中村的出租屋 我们可以结合这个特点,排查北山公园、东郊周边的城中村、工地宿舍,走访房东、室友,看看有没有符合特征的失踪人员;另外,体力劳动者通常会有固定的社交圈子,比如一起干活的工友、常去的小吃店,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地方入手,寻找目击者或线索。”

小孙这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指着屏幕上电动三轮车的照片:“嫌疑人偷电动三轮车是为了运尸,而死者是体力劳动者,很可能与嫌疑人认识,甚至可能是工友、同事或有业务往来的人 毕竟徒手扼颈需要近距离接触,陌生人很难轻易实施。所以,在排查死者身份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梳理死者的社会关系,看看有没有与偷车贼特征相符的人,比如有经济纠纷、私人恩怨的工友,或者近期有异常行为的熟人。”

张林听到这里,补充道:“小孙说得有道理。从解剖结果来看,死者生前没有明显的反抗痕迹 虽然指甲缝里有皮肤碎屑,但没有大面积的皮肤撕裂或淤青,说明嫌疑人可能是死者认识的人,趁死者不备或在交谈中突然动手,死者来不及做出剧烈反抗。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嫌疑人能顺利将死者骗到偏僻的埋尸点附近,或者直接在熟悉的环境中杀害死者后运尸。”

“那关于死者身份的排查,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利用的线索?比如死者的牙齿、头发特征?” 李明问道,希望能找到更多维度的排查方向。张林翻开解剖报告,回答道:“死者的牙齿磨损程度中等,智齿已萌出,没有补牙或镶牙的痕迹,说明经济条件可能一般,这也符合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头发黑中夹杂少量白发,没有染发或烫染的痕迹,比较自然,推测死者生活习惯较为简单。另外,我们在死者的头发中检测出少量灰尘和金属颗粒,可能是长期在工地、工厂等环境工作留下的 这也能进一步支撑死者从事体力劳动的判断,比如工地的水泥灰尘、工厂的金属加工粉尘。”

“金属颗粒?能不能通过检测金属的成分,缩小工作环境范围?” 小杨问道,他对物证的细节格外敏感。张林点头:“我们已经将头发样本送去做进一步的金属成分检测,初步结果显示含有铁、铝、锌等常见金属,可能是从事建筑、机械维修、五金加工这类行业留下的 如果能确定具体的金属成分比例,或许能更精准地判断死者的工作类型,比如建筑工地以铁、水泥为主,机械维修则可能含有更多的铝、铜。”

李明听到这里,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思维导图,中心是 “死者身份排查”,周围延伸出 “职业特征排查”“失踪人口 DNA 比对”“衣物销售渠道排查”“工作生活区域走访”“金属成分检测” 等多个分支。“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梳理出了基于尸检结果的死者身份排查方向,接下来要明确分工,确保每个方向都有人负责,并且能快速推进。”

他看向小王:“小王,你带领走访组,重点负责三个任务:一是排查北山公园、东郊周边的工地、装修公司、物流公司、搬运站,寻找 3 天内失踪的 35-40 岁男性体力劳动者,尤其是符合‘右手食指旧伤、腰椎 / 膝关节劳损’特征的人;二是走访周边城中村、工地宿舍、劳保用品店、五金市场,调取监控和销售记录,排查与死者衣物、职业特征相符的人员;三是梳理死者可能的社交圈子,比如工友、小吃店老板、房东,寻找线索。”

“小杨、小孙,你们负责现场物证的进一步鉴定和线索拓展。” 李明继续分配任务,“小杨,你跟进头发中金属成分的检测结果,结合结果缩小死者工作环境范围;小孙,你负责完善嫌疑人的特征画像,结合偷车监控、目击者描述,制作清晰的嫌疑人模拟画像,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