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召问需良策(2 / 3)

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3613 字 19天前

职,或掌卫所,或赴边镇,遇有战事,多有不堪。”

“其三,”夏言的声音愈发沉重,“亦是至为关键者,升转之弊!武学舍人结业,按制应考选优等者授职。然实际授官,多依其出身门第、父兄官爵、乃至宫中请托!勋贵子弟,往往未出学门,其父祖已为其谋得实缺美差。”

一番话毕,暖阁内落针可闻。

朱厚照久久未语。他靠在引枕上,眼帘微垂,手指在玉虎身上缓慢地画着圈,仿佛在描摹一个无形的旋涡。暖阁内的光线透过高窗上的明瓦,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让人看不清神情。

半晌,朱厚照的声音才终于响起,却听不出情绪:“‘选’、‘课’、‘用’……三弊如三座大山,压垮了祖宗立武学以储将才的深意。卿之剖析,切中肯綮,鞭辟入里。然则,积弊如山,牵涉如网。如此你有何计较?但说无妨。”

他离座,第三次深深跪拜下去,额头贴在冰冷的金砖上。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夏言的声音在金砖上回荡,带着金石之音,“欲挽狂澜于既倒,非有破釜沉舟之志、壮士断腕之心不可!臣昧死以陈三策,伏乞圣裁!”

“其一,正本清源,严考选!请陛下明旨,罢黜荫补、保送之滥途!无论勋贵世职,抑或内官所荐,欲入武学者,必经三试:首试弓马骑射,次试兵法策论,终由兵部、五军都督府及御前拣选官会同面试,察其胆识、志向、体魄!唯真才实学者方可入学。严查请托贿赂!”

“其二,重振武风,严课业!仿国子监积分之法,然武学之‘文’,当以实用为本!大幅加重骑射、技击、布阵、操演运用等实学比重,条件允许,臣乞启火器之学。然后定期校阅,优者重赏,劣者严惩,屡教不改者黜退!”

夏言顿了顿,声音更加凝重,他知道接下来的话,将触动最敏感的神经:“其三,亦是至难之处——便是这立‘武举’与‘武学考’并重之制!武学舍人结业,由陛下亲简大臣主持之,考中者方可授以京卫实职或边镇要缺!其考评殿试细则,当由陛下钦定,昭告天下,以示至公!”

朱厚照闻言抚掌赞叹道:“今日果见忠臣。”接着又问道:“现今在学子弟,该如何处置?”

夏言答道:“臣以为,当行甄别汰劣之法,优者留,劣者汰。”

朱厚照笑道:“朕前几日琢磨这武学的事,想着得有个总揽的人,才在内阁设了总理军学事务处,叫英国公张仑来管。如今瞧着,倒不如让你来主持更妥当。”

夏言心头猛地一热,一股激流几乎要冲破喉咙,但他强行忍住,维持着跪伏的姿态,凝神细听。

“然……”朱厚照话锋一转,那平缓的语调里注入了一丝千钧之重,“此等更张,牵一发而动全身。勋贵世禄,乃国朝柱石;内廷诸司,亦各有职分。骤然行此雷霆手段,恐非善策。操之过急,易生肘腋之变,反失朕求治之本心。”

皇帝的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在夏言心上,让他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骤然蒙上了一层阴翳。果然……阻力之大,连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皇帝亦需慎之又慎。

朱厚照不傻,他若不是听到京师的风吹草动才不会做出妥协,设立总理军学事务处,叫英国公张仑来管。

若只单单整顿武学,只交给兵部就行。

可是要通过武学,捏住勋贵、武勋的承袭之路,那就要慎之又慎了。

但是夏言给自己办了那么多事,不能寒心。还是要鼓励!

“卿连日鞍马劳顿,又费神奏对,想必乏了。辽东风寒,莫要伤了元气。”朱厚照随意地挥了挥手,“陈敬。”

“奴婢在。”陈敬立刻趋前躬身。

“将朝鲜国新贡的那匣上好人参,取两支赐予夏卿,补补身子。”

“奴婢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