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议功火铳匠(1 / 2)

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2259 字 18天前

虽值盛夏,暖阁此处却因厚墙重檐隔绝了外间暑气,唯余一片沉凝的阴凉。朱厚照端坐于御榻之上,一身明黄常服。他目光缓缓扫过暖阁内肃立的几位股肱重臣:首辅毛纪、次辅王琼,以及大学士乔宇、王宪、夏言、张仑。众人皆着常服,屏息垂手。

“一雨一番晴,蝉声宫内听。”

众人闻言心中都揣测皇帝没来由的这句顺口溜是何意。

大概是最近一系列的事让皇帝窝火吧。

原来上个月,百官弹劾夏言、徐光祚之际,大同送来捷报:“虏二万余骑犯大同,总兵官朱振率所部与战,颇有所获,虏不得利,遁去。”

不久宣府亦送捷报:虏二万余骑犯宣府都督郤永御之,遁去。”

并且在捷报中都表明佛郎机铳的好处,乞朝廷多多造办送边关防御。

两镇俱以捷闻,皇帝大喜,令兵部录镇巡官功,各降敕奖谕。

太监武忠、王玳、巡抚张文锦、都督郤永、总兵朱振各赐赉有差。

于是司礼监、京营监军太监张忠趁此机会上奏道:“锦衣卫百户杨三、戴明及官匠等五十四人造办佛郎机铳有功,乞赏。”

章下有司。

兵部上疏奏请升职:“杨三、戴明升千户,其余官匠录功升职。”

于是有兵科给事中上疏道:“今有锦衣卫百户杨三、戴明及官匠等五十四人,以太监张忠一言,尽行升职,祖宗列圣以来,臣未之前闻也。且自古国家财尽必取于民,民穷必至于变。今官赏既滥,则俸入不得不增,恐有限之供输,不能给无涯之用度。陛下为祖宗保天下,为天地养生民,不宜有此。”

左都御史金献民等人也骤谏,言:“我朝旧制,武阶专以待军功,管事必由于推选。自正德初,为权奸所坏,几危社稷。今厘革未几,而内臣乞升之奏,随请随得,如祖宗成宪何?如天下公议何?况小人之欲,愈纵愈贪,若不早赐禁绝,恐将来无复底上。”

疏入,不报。

今日皇帝召见他们几人,不是没来由。

那么皇帝说蝉是什么意思?

“公侯常伯,乃纡紫黻,执龙渊,俯鸣佩玉,仰抚貂蝉。饰黄庐之多士,光帝皇之侍人。既腾仪像于云闼,望景曜乎通天。迈休声之五德,岂鸣鸡之独珍?聊振思于翰藻,阐令问以长存。于是凭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云暮,临河徘徊。感北门之忧殷,叹卒岁之无衣,望泰清之巍峨,思希光之无阶,简嘉踪于皇心,冠神景乎紫微,咏清风以慷慨,发哀歌以慰怀。”

这是说蝉,蝉就是君子,君子就是百官,看来皇帝是嫌弃外朝的百官太吵了。

朱厚照见他们一个个的低着头不说话,心中冷哼一声,直接开门见山道:“今日奏本事事不顺,前有张忠奏请杨三、戴明乞赏,又有科道奏请罢陕西织造。今日朕特意召尔辈入宫,毛先生如何计较?”

果然,就是为了此事。

毛纪闻言便道:“臣毛纪启奏陛下。匠作之役,乃其本分。百户杨三、戴明,督造是其职司。国朝赏赉,自有定例,重在旌表忠义、砥砺名节。若因造一二利器便行重赏,恐开侥幸之门,致群小趋利,竞相效尤奇技淫巧,反使士风浇薄,人心不古。此例一开,后患无穷。伏惟圣明裁断。”

朱厚照闻言心中再次冷哼一声,毛纪什么都好,就是对于某些事有些....古板。

毛纪心中却是另一番计较:“匠人微末之流,若因奇技骤得显赏,岂不乱了尊卑贵贱?天下士子寒窗苦读方得一官半职,彼等操持贱业者,焉能僭越?再者,内臣张忠此奏,难保无市恩于下、结纳武弁之嫌……”念及此,他眼角余光微不可察地扫过侍立御旁的张大顺。

毛纪话音方落,王琼已上前一步道:“臣王琼有奏,伏乞圣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