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宽敞明亮的食堂里,花少团接替了打饭阿姨的工作,他们带着围裙站在桌子前为孩子们打饭,听着那一句句稚嫩的谢谢,六人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孩子们规矩地坐在自己的区域,有专门的陪护人员照顾,花少团几人则坐在另一边,吃着和孩子们一样的饭菜,感受着这份平淡中的真实与满足。
午饭后,花少团几人稍作休息,便又各自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
三个小年轻彻底成了孩子王,带着一群更小的小不点在游乐区疯玩,笑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大姐则和薛妈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聊着天,听着薛妈讲述着葛叶他们小时候的趣事,时而感慨,时而轻笑。
“这些年,真是多亏了你们,把小叶教育得这么好。”看着远处正和蕊姐处理食材的葛叶,大姐感慨道。
薛妈笑着摇摇头,眼神里满是慈爱和骄傲,“是孩子自己争气。小叶啊,从小就心思重,懂事早,别的孩子哭闹着要糖吃,他从来不。有好吃的,也总是先分给更小的弟弟妹妹。
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吃了那么多苦,心里却始终装着阳光,装着感恩。我们能做的有限,就是给他一个家,让他知道,无论什么时候,回头,我们都在。”
她顿了顿,看向那些奔跑嬉笑的孩子,语气温柔而坚定,“他现在做这些,就是想把这些孩子缺失的家的感觉,尽可能多地补给他们。你看他们现在笑得多开心。”
大姐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心中触动,默默地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感动和理解。
从薛妈质朴的叙述里,她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葛叶,也明白了这片土地为何能养育出他这样坚韧又温柔的性格。
园区里,兰姐拿着她的手机,像个自由的记录者,捕捉着每一个动人的瞬间。
她拍下荌雨低头拼乐高时温柔的侧脸,拍下小胡进球后和孩子们击掌的畅快大笑,拍下小妹和小女孩们头碰头说悄悄话的亲密无间,拍下大姐和薛妈聊天时柔和的光影,也拍下远处厨房方向升起的袅袅炊烟。
她的镜头里,没有摆拍,只有最真实、最鲜活的生活与情感。
而后厨,则又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蕊姐终于做上了心心念念的大席,她系着围裙,站在灶台前卖力的翻炒着,时不时得意的跟烧火的葛叶炫耀着。
葛叶则坐在小板凳上,既要看着灶里的火,还要提防蕊姐别把锅铲挥到自己脸上。
“行啊蕊姐!这大锅菜颠得,越来越有大师风范了!”葛叶一边剥蒜一边笑着夸赞。
“那是!”蕊姐得意的一扬下巴,手里翻炒的动作没停,“也不看看姐是谁!不过你这火候掌握得可以啊,小伙子有前途!”
“这不都是蕊姐您教导有方嘛!”葛叶贫嘴道,顺手把剥好的蒜瓣递过去。
两人一边忙活一边斗嘴,像极了真正默契的姐弟。
阳光洒在忙碌的两人身上,灶膛里的火苗噼啪作响,锅里升腾起诱人的香气,与不远处孩子们的欢笑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无比温暖、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兰姐的镜头悄悄对准了他们,定格下了这平凡却动人的一刻。
这个下午,彩虹福利院里没有镁光灯,没有镜头追逐,只有久别重逢的家人,和弥漫在空气里的、实实在在的温情与烟火气。
(这一章,我熬了夜!顶不住了大家,看了好多福利院孩子视频,心里好堵!愿天下所有的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