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仍怒骂关索:“妇人之仁,此乃愚孝之举!”
常盛等人骑上马匹,押着黄忠往郊外跑去。黄忠被缚双手骑于马上,看似狼狈,实则目光如鹰隼般寻找着机会。突然,他瞅准时机,猛地一撞,将左侧的一名叛军撞倒在地。落马后,常盛等人反应过来,逐渐围了过来。黄忠心急之下,大喝一声,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竟一把挣断了身上捆缚的绳索。他顺势夺过砍来的长刀,手起刀落,砍死一名眼前的叛军,而后如飞燕般翻身上马向前方疾驰。
黄忠奔出一段距离后,迅速取出马鞍上的弓箭,弯弓搭箭,开启了“放风筝”战法,与一众叛军展开了游斗。只见他搭箭拉弦,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嗖”的一声,箭矢如流星般射出,瞬间射中一名叛军的咽喉,那叛军应声落马。紧接着,黄忠又是连珠箭发,弓弦声不绝于耳,叛军们纷纷中箭倒下,二三十余骑瞬间倒下一片。
此时,黄忠的箭筒中已没了箭矢。眼尖的常盛显然也发现了黄忠的窘境,心中大喜,忙令麾下人马围上去杀了黄忠。一众叛军虽迫于黄忠威势,不敢靠前,但在常盛的催促下,也只能硬着头皮围了上去,只敢在远处放箭袭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黄忠却不慌不忙,如灵动的猎豹,在马背上左躲右闪,轻松接住叛军射来的箭矢。只见他搭箭上弦,瞄准靠得近些、足以产生一定威胁的叛军,“嗖”的一声,箭矢离弦,又一名叛军惨叫着倒下。就这样他又接连射杀一二十人,叛军们被黄忠的神勇吓得胆寒,更不敢靠近,转而调转马头,朝其他方向跑去。
黄忠眼中寒光一闪,又怎会容忍这些叛军如此轻易地逃脱?只见他从方才射杀的叛军箭壶中迅速抽出箭矢,在补充完箭矢后,毫不犹豫地翻身上马,向着逃窜的叛军风驰电掣般追了上去。
不多时,黄忠便追上了叛军。他双腿紧紧夹住马腹,稳住身形,手中长弓拉满如月,弓弦紧绷,发出“嗡嗡”的颤音,紧接着便是一阵箭雨射出。那些箭矢如闪电般朝着叛军呼啸而去。叛军们惊恐地呼喊着,四处躲避,但仍有不少人被黄忠射中,纷纷落马。转眼间,叛军仅余十余骑,队伍瞬间溃不成军。
常盛见此情景,心中暗叫不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脸色苍白如纸。他深知再这样下去,自己今日必定要命丧于此。于是,他声嘶力竭地大喊道:“快,分散逃走!”众人听到命令,如惊弓之鸟般朝着不同方向狂奔而去。
然而,他们的速度又怎能快过黄忠的神箭?黄忠不慌不忙,策马疾驰,目光如炬,紧紧锁定着那些逃窜的身影。黄忠搭箭、拉弓、放箭,动作一气呵成,快如闪电。每一箭射出,都必定有一名叛军应声倒下。片刻间,那些分散逃跑的叛军就被黄忠射杀了七七八八,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鲜血将地面染得通红。
黄忠对剩下的几个零星叛军不屑一顾,在他眼中,这些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小虾米”罢了。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便是常盛。此时的黄忠,宛如一只盯上猎物的苍鹰,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专注与坚定,紧紧追着常盛不放。
待到距离合适,进入自己的射程范围后,黄忠深吸一口气,眼神瞬间变得锐利无比。他迅速抽出三支箭矢,搭在弦上,拉弓如满月。“嗖、嗖、嗖”,三声尖锐的破空声响起,三支箭如流星赶月般直取常盛。一支射中了常盛坐下战马的大腿,战马吃痛,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一支射中了常盛的左臂,常盛惨叫一声,手中的缰绳差点脱落;还有一支射中了常盛的右腿,他再也无法坐稳,直接被战马甩落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常盛艰难爬起后,手持利剑,仍妄图负隅顽抗。
黄忠见状,冷哼一声,纵马向前,不出三合,便以长刀击飞了常盛手中利剑,又顺势一击,将其击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