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要颠倒过来读,这样才能读到本质。”
【教员的话,大概是这意思,应该不会差。】
孔贞运沉默片刻,消化了一下陆天明的话,最终还是摇头,“上位期待人人掌握屠龙术,这是个过程,一口吃不成胖子。”
陆天明深吸一口气,“孔大人理解了关键,百姓若人人都有屠龙术,反而不会有人造反,因为百姓聪明,知道造反的本质是为了私欲,而不是为了正义,进而促进朝廷改革,人人掌握屠龙术,也就是天下大同。若这时候还有人造反,那朝廷确实该死。”
“上位是开天辟地的圣人,圣明空前,微臣还是那句话,过程需要时间。”
陆天明点点头,没有问李素,扭头返回座位,站直扫了众人一眼,
“诸位,开国太子为何个个难成,原因很简单,这是打江山与坐江山的冲突,是新旧势力的冲突,是既得利益势力与天下势力的冲突。
打江山就是你们这批人,你们都希望太子登基。但太子若靠你们登基,只需要两代人,就把朝堂固化死了,第三代要大乱,可能又得出动大军,最终还是进入轮回。
坐江山需要兼顾所有人的利益,南国曾与我作对,但新朝里面,我也会照顾南国,大的公平之下,到处是小不公。
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扬州的豪商在送女人,南京的魏国公因为看不到任何希望,宁肯带着百万人去死。
朝臣需要更新,必然拥有新势力的支持,这些势力可能是现在的投靠者,可能是新疆土声望隆重的官员。
我不能拒绝他们,朝堂也不能拒绝他们,他们不是为了御座,他们为了让天下人获得一样的机会,必然集体对付开国勋臣。
这是人性,谁都免不了,开国勋臣压制新臣,也是人性,谈不上对错。
但打江山与坐江山的最终冲突,都会不约而同、不可避免的集中在帝位交替,这就是开国太子难做的根本原因。
拉拢一批,打压一批,这是蠢办法,其实我有个更好的办法,这办法很操蛋,那就是太子以外的儿女全部称为庶民,他们是陆天明的儿女,不是皇帝的儿女,成年后拿笔钱,全部去自谋生路,釜底抽薪,让天下利益冲突找不到依托的对象,必须在政策范围内解决。”
众人抬头惊讶看着他,脑海天雷滚滚,一时间难以接受。
陆天明看他们的样子,轻笑一声,“估计你们无法接受,我也无法接受,皇室血脉太单薄,更是大患,还违反人性。
所以得完善它,大宪规定,皇帝嫡长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他不夭折、不谋逆、不违反人伦,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太子位。
若长子到十五岁,正室依旧无子,或嫡子夭折,那长子自动成为太子,以后就算有嫡子也不算,不能让整个天下等嫡子,会引发朝事争吵。
太子成年后,必须参军不少于两年,听政不少于三年,太子以外的所有儿女,封任何爵位都是虚封,没有任何超越百姓的权力,没有任何俸禄,他就是个单纯的儿女。
为了保证太子不是儍痴,参军听政由全体议政监督,年龄一到,必须按大宪做事。
若太子在培养中突然逝世,那第二顺位的孩子也必须经过同样的步骤。
至于老皇突然去世,或者太子无后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大家排序就行。
武权不能掌握在一个小孩子手里,十八岁前的太子若意外登基,军政法监议所有主官自动成为顾命大臣行使皇权,九位大法官为首。
权力交替永远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解决开国太子的问题,办法其实在开国皇帝身上。
父子之间一味让权不行,父子俩代表的势力不同,私相授受是大患,得让天下人都理解为何让权,给天下人安全感。
朝堂必须把利益冲突直白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