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安庆绪纵欲过度的恶果(2 / 5)

停顿,似乎在脑海中快速推演着长安城的立体舆图,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的态势,以及城防、帮派、市井的每一个细微环节。

“其一,城防轮换。”元载的手指在虚空中点了一下,仿佛点在某个无形的城门上。

“我不相信这偌大的长安守军中,会没有太原王氏埋下的暗桩。这恐怕也是殿下不动用军队灭杀城内七宗五姓势力,而是让王准、杨暄和李屿他们带领三大帮派执行的原因之一——军队不可控因素太多。”

“到时候,我们只需稍加引导,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城门班次上制造些‘意外’。比如,”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算计,“让某个贪杯的队正‘恰好’醉酒误事,导致交接出现空档;或者,让某个贪财的城门郎被一支‘恰巧’出现的、携带重金的‘商队’贿赂,从而放松了盘查。”

“这些‘意外’要发生得看似偶然,像是底层军士的劣根性发作,且必须发生在王延之及其核心人手可能潜藏的区域附近,好让他们能‘恰好’捕捉到这个‘漏洞’,作为与城外叛军取得联系的通道。”

元载说到这里的时候,嘴角勾起一丝更加冷冽、带着私人恩怨的笑意,心中却已锁定了守军中某位与自己素有旧怨的中郎将——正好借此机会,一石二鸟。

丁娘听得入神,螓首微点,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元郎此计甚妙,借王准之手,既做了事,又撇清了干系,还能顺便清理门户。那其二呢?”

“其二,长安城地下,密道纵横,如同巨兽体内盘根错节的血管。”元载的目光更加幽深,仿佛能透视地层。“自前隋以来,盘踞于此的世家大族、前朝遗贵,谁家没几条秘密通道?甚至宫中也未必干净!王延之想与城外联络,走地面风险太大,目标明显,密道是最佳,也是他们最依赖的选择。”

“我们要做的,不是堵死所有密道入口——那只会打草惊蛇,逼他铤而走险,另寻他法,反而容易失控。而是……”

元载的手指在空中虚点,如同在描绘着地下那张庞大而隐秘的蛛网脉络:“我们要‘精确’地掌握几条关键密道的存在和大致走向——这需要丁娘你动用不良府最隐秘的档案和你的人手。然后,在那些密道的出入口附近,制造一些‘不可抗力’的障碍。”

“比如,”他举例说明,语气平淡却暗藏杀机,“某处因连日雨水导致地道年久失修,‘自然’坍塌堵塞;或者,某处入口被巡城金吾卫在‘例行巡查’中‘偶然’发现,并‘依律’暂时封锁,理由是防止叛军细作利用——这个理由光明正大,任谁也挑不出错处,只会觉得金吾卫尽责。”

“但以王延之的谨慎和太原王氏的底蕴,他必然掌握着不止一条备用通道。”

“我们只需让他觉得,我们能控制的、或者能造成阻碍的通道是‘有限’的,而他手中掌握的,是更隐秘、更安全的,是我们‘不知道’的。”

“在权衡之后,他自然会选择他认为我们‘不知道’的那条。这样,”元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的联络路线,其实就已被我们无形中‘引导’和‘限定’了。他以为自己走了捷径,实则踏入了我们预设的轨道。”

丁娘眼中异彩连连,忍不住赞道:“元郎运筹帷幄,洞悉人心至此!如此一来,他的活动范围和联络路径,大半已在元郎股掌之间。那第三步,便是要布下真正的‘眼睛’和‘耳朵’了?”

“正是!”元载颔首,眼中闪烁着智珠在握的寒芒,“放水是虚,引导是实,而监控,才是核心!要让王延之这只老狐狸和他身边可能存在的反侦察高手无所遁形,寻常的明哨暗探都不行,极易被察觉。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影子’,无声无息,如影随形……”

说到这里,他伸出双手,极其温柔地捧起丁娘的绝美脸颊,如同捧着一件稀世珍宝,深情的目光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