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台快速敲击,全息屏幕上立刻浮现出孢子的三维模型与能量图谱。当他试图解析孢子的物质构成时,模型突然扭曲成一团混沌,仿佛在抗拒被认知。
洛璃的命运档案馆同样察觉到了危机。因果织机的丝线在孢子出现的区域疯狂震颤,无数命运分支在此处出现了令人不安的断裂与扭曲。她穿梭于平行宇宙的投影之间,发现多个时间线里,这些熵晶孢子最终都演化成了覆盖整个星系的熵化网络,将所有生命转化为无意识的熵能载体。在一个投影中,她看到地球被紫色的晶体包裹,人类的城市变成了扭曲的几何结构,幸存者的意识在熵能中痛苦地尖叫。
陈墨的元法则研究院里,科研人员们围着万象法典投影出的复杂公式争论不休。“这些孢子的生长规律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数学模型!”一位外星数学家焦躁地挥动触角,“它们像是在遵循某种来自高维的递归算法。”陈墨沉默不语,法典的书页自动翻至某一页,空白的纸张上缓缓浮现出一行文字:“熵非终点,亦非起点,乃循环之节点。”他突然意识到,孢子的出现或许与宇宙筛选机制的下一轮考验有关。
与此同时,文明共鸣核心中的希望火种意识体们出现了集体躁动。这些光粒不再像以往那样和谐共鸣,反而分裂成不同的阵营。一部分意识体坚信应该主动出击,摧毁所有熵晶孢子;另一部分则认为孢子的出现是宇宙的自然选择,不应干涉。这种分歧很快蔓延到现实世界,不同文明间的舆论战愈演愈烈。科技文明主张用反物质炸弹清理孢子区域,而神秘主义文明则担心这会引发更严重的反噬。
埃及文明的祭司后裔们在研究新遗迹时,发现了一卷用星砂书写的古老预言。预言中提到:“当破碎的棱镜遮蔽星空,唯有寻回失落的‘熵衡之匙’,方能打破循环的枷锁。”他们通过星图定位,发现熵衡之匙的线索指向了一个被称为“遗忘星域”的地方——那里是宇宙诞生初期超新星爆发的残骸聚集地,充斥着能够撕裂时空的辐射风暴。
文明锻造学院的工匠们在修复共生装甲时,意外发现部分装甲的破损处吸附了微量的熵晶孢子。这些孢子与装甲产生的化学反应,竟使装甲展现出某种自主进化的趋势。一个学员的装甲在接触孢子后,突然长出了能够吸收熵能的触须,这一发现既让科研人员兴奋,又引发了对技术失控的担忧。学院紧急成立了“熵能技术伦理委员会”,试图制定相关规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虚实圣殿的创界者联盟在调试现实编织者系统时,发现系统会不定期出现数据紊乱。深入调查后,他们震惊地发现,紊乱的代码片段与熵晶孢子的能量频率存在共振现象。更诡异的是,系统中出现了一些从未编写过的虚拟场景——紫色晶体覆盖的星球、在熵能中挣扎的机械生命体,这些场景与洛璃在平行宇宙中看到的末日景象如出一辙。
陆野、洛璃、陈墨再次召开联合会议。全息投影中,三人的影像被孢子的能量图谱环绕。“这些孢子不像是单纯的攻击性存在,”陈墨推了推虚拟眼镜,万象法典在身后悬浮翻动,“它们更像是宇宙用来测试文明应对未知能力的标尺。”洛璃点头,因果织机在她手中轻轻晃动:“我在因果线中看到,若我们选择暴力清除,反而会触发孢子的终极形态。”
经过激烈讨论,他们决定组建一支跨文明的“熵衡探索队”。队伍成员包括擅长空间折叠技术的科技专家、精通古老预言的神秘学者、能够与能量生命体沟通的艺术家,以及陆野、洛璃、陈墨三位核心领导者。出发前,希望灯塔向全宇宙广播了探索队的使命,号召文明暂时放下分歧,为解开孢子之谜提供支持。
当探索队的星舰群进入孢子活跃区域,量子导航系统瞬间失灵。星舰的舷窗外,无数熵晶孢子如同发光的鱼群穿梭,它们靠近船体时,金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