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的荆楚,暑气未消。省委组织部会议室里,空调冷气开得十足,却吹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燥热与不安。
会议开始前十分钟,室内已是座无虚席。十九个处室的负责人分坐长桌两侧,相互间交换着眼神,却少有人开口交谈。
干部三处处长张强与四处处长王建军相邻而坐,两人不时低头耳语。
五处处长李明则独自坐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节奏。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说一不二的人物,今日却都面色凝重。
"嘀嗒…嘀嗒…"
走廊外传来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会议室内的窃窃私语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门口。
宋江在王建波的陪同下步入会议室。他今日穿着白色短袖衬衫,深色西裤,步履沉稳。锐利的目光在会议室里扫视一圈,每个与他目光相接的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人都到齐了没?开始吧。"宋江在主位坐下,声音平静却自带威严。
王建波立即打开文件夹:"根据机构改革工作要求,今天召开第二次改革小组推进会。主要议题有两个:一是讨论确定组织部内部机构框架,二是研究干部安置问题。"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方案:"根据中央指导要求,结合组织部实际情况,拟将现有19个处室压缩至10个。保留的处室分别是:办公室、组织一处、组织二处、干部一处、干部二处、政策法规处、干部监督处、干部教育处、人才工作处、公务员处。"
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可以清晰地听到空调运转的嗡鸣声,以及有人不自觉地吞咽口水的声音。
张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猛地站起身,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凭什么撤销干部三处?我们处负责省属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职能明确,工作量大,为什么要拿我们开刀?"
这一声质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立即激起了涟漪。
"是啊,为什么不是其他处室?"李明紧随其后,"我们四处负责地市领导班子建设,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处、四处、五处都要撤销,我们这些处长该何去何从?"马明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
其他处室的负责人虽然面色各异,但大多保持沉默。组织一处处长顾建风低头玩弄着手中的钢笔,干部一处处长常江淮则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笔记本,仿佛上面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内容。
宋江始终面无表情,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任由反对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他注意到,真正激烈反对的只有三处、四处、五处的负责人,其他处室虽然也有担忧,但表现得相对克制。
"看来,这些年的安逸日子让有些人忘记了组织纪律。"宋江心中暗想,"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理所当然的思维。"
随着时间推移,反对的声音渐渐弱了下来。所有人都注意到,宋江手指叩击桌面的节奏越来越清晰,每一声都仿佛敲在心上。
等到会议室重归安静,宋江才缓缓开口:"讨论完了?那就进入下一个议题。"
他没有给反对者继续发言的机会,直接转向干部安置问题。这一举动让在座的一些老同志暗自点头——这才是做大事的气魄。
然而,在讨论干部安置时,会场却出现了另一种尴尬的沉默。没有人愿意率先表态,生怕自己的表态会成为日后安置的参考依据。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草草结束。
送走与会人员后,宋江对王建波吩咐:"请孙志国老同志来我办公室一趟。"
十分钟后,孙志国敲门而入。这位在组织部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巡视员,虽然已近退休之年,但依然保持着老组工干部特有的严谨与风度。
"部长,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