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巧夺遮留关(上)(1 / 2)

章武七年,十一月,遮留关。

此关位于遮留谷,因峡谷之险峻如一道天然屏障,故先汉时便有“遮断留阻”之意,遂名其谷。

在峡谷中,海都河如一条碧色的玉带,穿谷而过,两岸峭壁如削,最窄处仅容单骑勉强通行。

这里便是焉耆通往龟兹的咽喉,也是整个西域中道的关键锁钥。

就在马超迅速攻陷焉耆国都之时,龟兹国派出的援军恰好抵达此地。在听闻员渠城已然失陷,汉军兵锋正盛的消息后,此地守军便顺势投了龟兹。

因此当马超率领中路主力抵达遮留关时,他所面对的已经不再是焉耆残部,而是旌旗林立的龟兹国援军。

五千名身着精良皮甲、手持长矛的龟兹步卒是城中防御的主力,他们阵列森严,与马超此前遇到的焉耆兵截然不同。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支千人队伍,他们身披赭黄僧袍,一手持戒刀,一手持铁尺,面容肃穆,眼神狂热,正是龟兹国最为悍不畏死的僧兵。

此外,还有两千从姑墨、温宿、尉头等附庸小国征调来的联军,虽然装备杂乱,却也为守军壮了声势。

近万大军,凭险而守,将这遮留关化作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铜墙铁壁。

汉军帅帐之内,气氛压抑。

马超一身甲胄,立于巨大的沙盘前,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这龟兹国,果然是西域第一大国,名不虚传!敌我双方如今兵力相当,又占据天险,若是强攻,即便能下,我军伤亡也必然惨重……”

毕竟在锦衣卫探得的情报中,如今的龟兹国可是西域最为强大的国家,再加上盟军与投靠他们的小国,他们可动用的兵力就超过了两万人!

此时这遮留关内的只是他们的先锋,但即便只是先锋,凭借这易守难攻的地势,也足以让任何名将望而却步。

一般来说,想拿下此关似乎只有靠人命去填,但马超麾下满打满算就一万主力,每一个士卒都是跟随他从凉州远道而来的袍泽,他耗不起……

帐内诸将皆默然不语。他们都是百战之士,自然明白强攻天险雄关的代价。

年轻的副将毋丘俭血气方刚,几次欲言又止,但看着马超凝重的神色,终究还是将“末将愿为先锋,死战破关”的话咽了回去。

“士载,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破关!”

就在这沉寂中,马超忽然抬头,将目光转向了身侧的那名年轻人。

那人身形不算魁梧,面容略显青涩,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智慧。

此人正是刘瑁在马超出征前,特意从太子府中抽调出来,交予马超作为军中参赞的邓艾,邓士载。

被点到名字的邓艾,没有丝毫的局促,他从容出列,对着马超躬身一揖,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国公,艾以为,关不可强攻,可诱而破之。”

“哦?”

马超猛地转头,眼眸中精光一闪,“士载,细细说来!”

“喏!”

邓艾直起身,走到沙盘前,竹节般修长的手指点在了遮留关前的狭长谷道上。

“国公请看,此地名为遮留谷,天险也,亦为死地!艾听闻龟兹国士卒历代皆有贪功冒进之性。如今坐镇关内的龟兹主将白梵出身王族旁支,素来骄纵,急于立功以压倒国内政敌。

况且,他们虽知我军攻破焉耆,却对我军真正的战力所知甚少,心中必存轻慢。既然强攻不可,不若引蛇出洞?”

邓艾顿了顿,抬眼直视着马超,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自信。

“艾有一计,需国公以身为饵……”

次日,汉军的战鼓声如沉雷般滚过山谷,向遮留关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数十架投石机发出沉闷的怒吼,将包裹着猛火油的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