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推广发明(2 / 2)

沉淀堵塞了管道。

“需定期清理。”工匠为难道,“但管道深埋地底...”

叶明沉思片刻,画出手摇式螺旋钻:“以此物疏通,再加装过滤网。”又设计双层管道,内管输毒水,外管灌石灰,在流动中自动中和。

治理矿毒的同时,叶明对幽磷矿产生兴趣。实验发现,该矿石研磨后掺入水泥,竟大幅提高早期强度!更妙的是,磷矿水泥耐酸腐蚀,特别适合化工建筑。

“可建酸液池矣!”叶明立即规划制药工坊,用新水泥砌筑反应池,从矿石中提取磷肥。首批磷肥施入盐碱地,配合石膏调理,居然种出了小麦!

喜讯传开,周边州县纷纷来求磷肥。叶明索性扩建矿洞,设计轨道矿车:木轮包铁皮,在斜井中靠重力自动滑行,至平地则用骡马牵引。

“还缺提升装置。”顾慎指着竖井,“总靠人力辘轳太慢。”

叶明于是改良汉代翻车,做出“塔式起重机”:以水力驱动齿轮组,通过配重省力,能吊起三千斤矿石。更在井口装制动棘轮,防止坠落。

矿业大兴带来新需求:粉碎矿石全靠石臼,效率低下。叶明观察水碓原理,设计出“轮式碎矿机”:水力带动凸轮,使铁锤连续锤击,日碎矿五千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但工匠抱怨铁锤磨损太快。叶明想起磷矿的耐磨性,试验将磷矿渣掺入铁水,铸出的锤头果然坚硬数倍。此法推广后,工具寿命大幅延长。

这日试验时,其其格突然发现异常:某批磷铁工具放置一夜后,表面竟生出蓝白色晶体!“可是又中毒了?”

叶明刮下晶体化验,发现竟是磷酸锌——“此乃防锈妙品!”于是研发出“磷化防锈术”,将铁器浸入磷矿溶液,形成保护膜,彻底解决工具锈蚀问题。

科技突破带来产业变革。安阳陆续建起磷肥厂、水泥厂、防锈工坊,流民争相来投。叶明趁机推行“技工学堂”,教授机械原理与化学知识。

然而秋汛时,新问题显现:矿洞排水跟不上雨量。虽有水车日夜不停,但仍有多处巷道被淹。

“须增大排水量。”叶明勘察地形后,提出大胆设想:“开凿泄洪隧洞,直通清水河!”

测量员面有难色:“山体岩层复杂,易偏斜...”

“那就发明不失准的测量法!”叶明用玻璃管造出“水准仪”,以水银柱确保水平;又改进罗盘,加装照门准星提升精度。最妙的是“三点定位法”:在山顶立标杆,通过角度计算精确距离。

隧洞开工后,叶明又设计“凿岩钎”:中空铁管可注入冷水,降低钻头温度,效率提高三倍。遇坚硬岩层时,采用“热胀冷缩法”:先火烧岩壁,再泼冷水,岩石自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