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群臣当真是再也说不出来半个不字了。
如果是这种水平的纸币在民间流通的话,或许庆修真的能做到当年汉武帝费尽心思也没能达成的纸币流通。
李二见群臣也再无声音,当即便拍板:
“着户部核对准备金,依照准备金发行纸币,有多少准备金,则发行多少纸币,哪怕一文钱也不可多。”
“同时着令刑部,针对纸币发行对应打制发行纸币的条例,如伪造、刻意毁坏纸币者,应当做出何等惩戒,一条一理,应当仔细!”
……
李二有条不紊的吩咐命令,下方的人则赶紧打起精神做准备。
显然,随后这段日子又得是狠狠忙碌一段时间了。
直到最后,李二将所有的条例都吩咐完毕,他这才想起来自己忘了什么。
“当年汉武帝发行货币时,将币种命名为白鹿币,如今庆国公你费尽心思打造出来的这些高质量货币,也应当有个名字,莫不如你来亲自为其命名?”
此言一出,众人的视线顿时集中在庆修的身上,大家都在等他为此物来命名。
虽然之前并没有同李二商量过,但是庆修早就已经想过如何为此物命名。
“如今我大唐正值巅峰鼎盛时期,这一切都仰赖陛下文武无双治理天下, 我贞观一朝的国力远迈旧时,这纸币就将其命名为,贞观币吧!”
……
九月,正是刚刚入秋的时节。
这边田地的麦子刚刚成熟金黄,恰逢朝廷对应推出了早就造势已久的纸币。
原本民间对纸币的态度十分存疑,虽然朝廷推出时,在民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几乎整日议论,但认可度极低。
不少人甚至认为这就是朝廷割韭菜的东西,打死也不会用纸币,民间完全是一片看衰。
当然,庆修也知道推行纸币之初必然会受到民间不认可,他对此也早就做了万全准备。
此时正值秋收交税的时节,朝廷直接一道命令下达:以纸币交税,可减少一成赋税。
此令一下达,则当场让不看好纸币的民众轰动了,他们万没想到朝廷竟然还能有这一等利好!
可偏偏问题就来了,纸币刚刚发行,目前只是朝廷对外采购用,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发到他们的手里,大家谁手中都没有纸币,拿什么去交税?
这一点朝廷自然也是有所准备,又推出了第二项政令:
朝廷可专门设立置换府,百姓可用手中的布帛、粮食找朝廷来兑换纸币,并且都是按照市面上的统一价格兑换,绝对不会有所减少。
如此一来,百姓自然都乐得跑到置换府去兑换纸币,当然也仅仅只是兑换足够用于交税的纸币,多了一分都不换。
可当百姓们拿到纸币时,他们这才意识到朝廷推出的纸币根本不简单。
本来以为是像银票那样,简单的一张纸,上面写好面额,盖上一个印章,就能替代白银用。
可拿到手里一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想错了。
这东西竟然如此精美绝伦,甚至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别说是此物当货币用,哪怕是本身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他们甚至都愿意收藏此物,这相比于那些磨得几乎抛光的铜钱,甚至满是污垢和牙印的白银来说,实在是太华丽了!
“这东西,要是想仿制的话可太难了。”
“也难怪朝廷会放心用纸币来替代白银,这东西造价成本可不低。”
“可不是么,这东西,哪怕是真的有人想仿制,都困难的要死啊。”
……
才不过短短几天的时间过去,各地置换府便用刚发行的纸币兑换来了大量的布帛和物资,量大到甚至连府库都放不下了。
本来按照赋税上交的来算,地方